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茶樹樹型修剪培養技術

   日期:2016-06-2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17    
1 茶樹修剪時間的確定
  茶樹何時進行修剪,要根據茶樹的生育周期特性、茶樹根系內含物和茶樹生理狀況以及當地的氣候條件等確定的。以我省、我區的大面積種植的福云6號為例進行分析。從3月上旬至11月上旬,這是茶樹枝梢生產旺盛的季節,而從11月中旬至次年2月下旬,都是可供選擇的修剪時期。據科研部門的研究表明,2月份茶樹根部貯存的淀粉量等糖類物質最多,同時吸收的無機物也比較多。實施修剪后,切口的的愈合有比較豐富的有機物質作基礎。春季氣溫逐漸上升,水溫條件比較好,對修剪切口的恢復有好處。 
 綜上所述,在2月份春茶茶芽萌動之前,進行修剪最為適宜。但在這里必須強調,茶樹的輕修剪與春季生產高檔茶之間矛盾,會影響“明前茶”的生育及其產量。因此,為開發高檔茶,可以改春輕修剪為秋輕修剪,使茶樹有充足時間恢復生機,促進春茶芽多發、早發,提高春茶產量、產值。據實踐觀察,秋季輕修剪比春季輕修剪,春茶開采期會提早7-12天,但秋輕修剪不可太晚,宜在10月上、中旬為好。
2 幼齡茶樹的定型修剪
  根據生產實踐證明:經過定型修剪的小喬狀、大葉種茶樹,增產20.9-50.1%,不進行定型修剪的,僅增產15.8%,因此,應根據茶樹的品種性狀,適時地正確進行定型修剪,為茶樹成為“優質、高產、高效”的樹型奠定基礎。
2.1 灌木型,小葉種茶樹 如:群體種,這種類型茶樹分枝能力強,著葉量多,分枝部位低,樹冠較低矮,樹冠高幅比一般是3∶2,可以進行二次定型修剪。種植后一、二年,當樹高達30cm左右,進行第一次定型修剪,離地面20cm左右剪去主枝,經過半年至一年進行第二次定型修剪,在離地面35-40cm剪去以上部分。樹冠大豐滿的灌木狀、小葉種茶樹,如:毛蟹等,這類茶樹分枝較密集,著葉量多,葉片壽命長,樹冠茂密、濃綠,光合面容易形成,只要修剪一次或采取打頂養蓬辦法,當樹高達25-30cm時,離地20cm左右剪去以上部分,或采摘高出25cm以上的芽梢。
2.2 小喬木型大、中葉種茶樹 如:福云6號等,這類茶樹分枝部位高,頂端生長優勢強,樹冠高幅比一般為2∶1,骨干枝較強壯,可以進行三次定型修剪。種植后,當幼樹高度達40cm以上,進行第一次修剪,即離地20-25cm時剪去主枝。經過半年進行第二次修剪,在離地40-45cm時剪去以上部分,再經半年時間生長,進行第三次定型修剪,在離地面55-65厘米剪去以上部分。
2.3 分枝特少的小喬木型、大葉種茶樹 如:政和大白茶,這類茶樹分枝特少,分枝部位高,生長能力很強,葉片壽命短,幼齡茶樹經三次定型修剪,還難以形成“優質、高產、高效”的樹型和理想的光合面。因此,必須進行四次定型修剪,在上述三次修剪基礎上,再在第三次修剪切口上提高10-15cm,即離地面總高度65-80cm,剪去以上部分。
3 成齡茶樹的輕修剪
  茶樹投產后,經若干年多次采摘,會出現“雞爪枝”,多層樓現象,養分分散,芽梢逐漸短小,對夾葉的比例增大,樹冠不整齊等等。因此,必須運用輕度修剪技術加以人為調節,達到平整樹冠,提高芽葉平均重量,改善茶葉品質。據試驗證明,輕修剪的茶樹,當年略有減產,但第二年增產28%以上,第三年增達31-39%,三年平均增產9-12%。 
  茶樹的輕修剪一般剪去樹冠面的雞爪枝,或是冠面下降剪去5-10cm。輕修剪的形狀,一般剪弧形較好,采摘面較寬大。但對一些小喬木狀茶樹,如:梅占、福云7號等這類茶樹頂端優勢特強,中央骨干枝的生活力比旁側枝強得多,芽梢節間又長,運用平型剪,經一、二個茶季的生長,樹冠自然形成弧狀形。
4 半衰老茶樹的深修剪
  進入壯年后期的茶樹,由于連續多年的采摘、修剪,枝條越來越多,越來越細弱,對夾葉增多,影響了茶樹的產量和品質。對這一類茶樹,可以運用深修剪技術進行調節,剪去細弱枝、病蟲枝、枯干枝,留下粗壯的骨干枝,促進不定芽的萌發。在連續進行5-6次輕修剪后,要進行一次深修剪,其深度是降至第一次輕修剪剪口之下為妥。 
 每次進行茶樹修剪后,要給茶樹施一次肥料,同時還得注意病蟲害的防治和新發芽梢的采、摘、留,只有把剪、采、留、保、管結合起來,才能培養“優質、高產、高效”的理想樹型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