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是當年茶葉生產中產量最多、質量最好、經濟效益最高、又最受消費者歡迎的一季茶葉。目前,宜興已經進入早春季節,這是一年中茶園管理的關鍵季節,各茶葉生產鎮要切實加強技術指導,確保實現今年茶葉豐產豐收。宜興市農林局茶果指導站根據全市茶園現狀和茶葉生產實際,近日發布春季茶園管理技術指導意見,方便茶農開展茶園管理。
春茶期間茶樹新梢長勢旺盛,生長速度快,消耗養分相對較大,根系吸收能力強,單靠上年秋季的基肥尚不能滿足春梢生長的需要,易造成茶園土壤養分“脫節”,因此春茶前催芽肥的使用顯得尤為重要,催芽肥一般以速效氮肥為主,必要時適當配施磷鉀肥和其他元素肥料,施催芽肥時間宜早不宜遲。根據宜興市名特茶生產實踐來看,如果早春氣溫高,茶樹發芽早的品種如烏牛早、龍井43等,施肥的時間要適當提早到2月中、下旬完成;如早春氣溫低或發芽偏遲的品種可適當遲一些,但一般也應在3月上旬施好。
噴灑葉面追肥:一般選在春茶萌動前噴
葉面施肥可部分彌補根部吸收養分的不足,促進茶芽早發、多發。常用茶樹葉面肥可選硫酸銨、過磷酸鈣、尿素等,噴施操作中要把肥液噴灑到葉片的背面,噴肥時機一般選在春茶萌動之前,時間一般選擇在傍晚為宜,早上有露水,肥料容易稀釋流失,中午有烈日噴肥容易焦時,葉面肥常需多次噴施,一般每隔7天左右噴一次。
合理淺耕茶園:時機一般定在本月進行
春茶期間茶園耕作可分春茶前淺耕和春茶后淺耕各1次。春茶前淺耕一般在3月份進行,這次淺耕是春茶增產的重要措施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破除土壤板結,改善土壤通氣和透水狀況,消滅茶園雜草,淺耕的次數根據土壤板結及雜草、生長情況而定,一般一季度1-2次。
茶樹定型修剪:一般不在成齡茶園進行
在大力提倡早采名優茶的今天,春茶前的修剪,一般不在成齡茶園中進行,因茶樹一經修剪就要推遲茶芽萌發,宜將春茶前期的修剪推遲到春茶采制結束后修剪,修剪程度應根據茶樹長勢強弱和衰老程度不同,而采取輕修剪、深修剪、重修剪、臺刈四種。對無性系良種幼齡茶園,春茶期間要抓好茶樹定型修剪,并在定剪基礎上輔以打頂,以快速培養樹冠,形成平整采摘面。
修剪方法:第一次定型修剪在茶苗移栽定植時進行,離地15-20厘米處剪去主枝,第二次定型修剪是茶苗栽后第二年2月底至3月初進行,一般離地30-35厘米處剪平,第三次定型修剪是栽后第三年進行,離地45-50厘米剪去即可。
如突發倒春寒:關注氣象預報及時補救
春茶特別是頭輪茶發育時期最短,加上早春不確定氣候較多,極易遭受倒春寒的侵襲,造成早春名優茶的減產。因此,要切實加強對倒春寒的預防與補救。
倒春寒的預防措施:一是要隨時注意氣象預報,在寒潮預報發布后,對于已萌發芽葉的早生品種茶園,要集中人力搶采幼嫩芽葉,以減少凍害損失;二是在易受凍害的迎風坡茶園先用稻草或雜草覆蓋茶行蓬面,再用遮陽網或塑料薄膜覆蓋在稻草、雜草上面,待寒潮過后及時將覆蓋物掀去;三是茶園面積較大時可用熏煙法,即在寒潮來臨、氣溫降至2℃左右時在茶園內較空曠安全處點燃干草、谷糠等,使形成煙霧,既可防止熱量擴散,又可使茶園升溫;四是在氣溫接近0℃時,向樹冠灑水,可預防輕凍;五是在寒潮到來時,向茶園灌水,可降低茶園土溫,增加空氣濕度,同時濕潤的土壤熱容量大、熱導率增大,白天升溫變慢,晚上降溫也慢,因而寒潮初到的幾天內茶樹不易受凍;六是進行合理深耕,排除濕害,促進細根向土壤下層伸展,提高抗寒力。
受凍后的補救措施:一是及時剪除受凍卷曲未落或凍焦的枝梢和枯枝;二是對萌芽后受倒春寒凍害的茶樹,要及時采去受凍芽,進行根外追肥,補充樹體營養;三是受凍茶樹如采用臺刈或重修剪,則需要重新培養樹冠,要求與衰老茶樹改造相同。
合理采摘貯運:采摘需要掌握三條原則
采好茶葉,管好鮮葉,不僅直接關系到茶葉產量的高低和制茶品質的優劣,而且影響到茶樹生長的盛衰和經濟壽命的長短,對名特茶的自然品種和經濟效益更是至關重要。
茶葉采摘主要應掌握三條原則:一是采留結合,采摘的同時應注意適量留葉,保證每年有一批新生葉片留在樹上;二是量質兼顧,尤其生產名特茶,量質兼顧是保證成品茶質量的關鍵;三是因園制宜,采摘必須根據茶樹生長情況和所制茶類要求的不同,因園因時制宜,靈活科學掌握。鮮葉采摘后,在貯放和運輸過程中,要快裝快運,防止發熱紅變,裝運鮮葉一般用竹制的專用器具,要保護清潔衛生,通氣良好,切忌緊壓,防止日曬。
春茶加工準備:茶葉加工要有清潔環境
春茶生產前要做好機械配置、茶機維修,廠房清潔衛生等工作,確保茶葉加工有一個清潔環境,以防在茶葉炒制過程中受到污染。同時準備充足的制茶燃料,輔助材料和工具,并配備好采摘和加工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