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茶園水分管理的重要性

   日期:2016-04-1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09    
  水分是植物生存的必須條件之一,植物主要在土壤中吸收水分。但是水分的多少會直接的影響到茶樹的生長,水分澆灌的合理是茶樹種植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水分管理的重要性,在某種意義上不亞于施肥,因為即使施了足量肥料而土壤水分缺乏,肥料并不能發揮作用。

  1 水分與茶樹生長發育

  水是茶樹體的最大組成成份;是光合作用的反應物,通過光合,水被光解,產生的氫和氧又是茶樹有機物的重要組份;根系對礦質營養的吸收要在水溶液中進行;茶樹體內無機物和有機物的運輸必須有水才能正常動轉;植株的直立借細胞含水而支撐;因此,水份直接影響著茶樹生育和茶葉產量、品質。

  茶樹新梢水勢是茶樹生命活動的反映。自晨至午隨日照加強,氣溫上升,葉片蒸騰加強,至中午,茶樹新梢水勢下降;午后,隨溫降照弱,水勢上升,此間,光合有機物轉化,二級代謝進行,茶葉細胞分裂,新梢不斷生長,新梢生長強度均受水勢的制約。

  茶樹體內細胞含水量又決定于土壤持水量,當土壤相對含水量80~90%時,根系吸收旺盛,新梢葉大質厚,葉主脈形成層細胞分裂快,新梢生長迅速;當土壤含水量低于70%時,葉片瘦小,葉質薄,細胞分裂慢,對夾葉形成多。

  另外,水分缺乏時能導致茶樹體內許多酶活性下降,體內合成代謝變慢而水解活動加強,不利于有機物的積累,進而影響茶葉產量和品質。

  2 水份對茶樹光合作用和茶葉品質的影響

  據筆者的科研組每小時間隔實測,茶葉氣孔開啟度在光照條件下與光合作用積累物呈對應關系。即晴日,茶樹葉氣孔自早晨至中午,開放度逐漸縮小,至正午12~2時基本關閉,下午又逐漸張開,至傍晚,夜晚開啟度最大,茶樹光合作用干物質積累值由早晨至上午隨日照加強逐漸升高,以后隨氣孔開啟度縮小而降低,至中午降至低谷,下午又隨氣孔開啟加大又逐漸上升,傍晚后日落而停止,兩者相比,其效應約滯后1小時。氣孔是茶樹水份蒸騰的窗口,同時也是CO2進入的渠道,氣孔開啟度受葉細胞水分張力和K+泵的調節,當細胞失水嚴重時氣孔關閉,CO2進入受阻,光合積累隨之降低,其導因是水分缺乏所致。

  葉片失水時,氣孔開啟度縮小,以減少蒸騰;如使葉片機械失水,光合受阻,葉內淀粉水解加強,光合產物運輸停滯,蛋白質合成也受影響,影響細胞分裂,光合積累值下降,(見表1),因而新梢生長遲緩。

  表1 鮮葉失水與光合強度CO2mg/100cm2hr

  鮮葉失水
% 空氣相對濕度
98~99% 空氣相對濕度
76~86%
0 8.57 8.08
10 7.38 5.82


蛋白質和咖啡堿含量是茶葉嫩度和品質的重要標志,在水分充足的條件下,含氮化合物合成較多。據王澤農研究,水分含量與蛋白質合成量呈線性關系,這是由于細胞原生質保持較好的幼嫩親水狀態,糖類縮合及纖維素形成緩慢,蛋白質合成多,代謝產物咖啡堿合成量也較高,這是茶樹在一定蔭蔽條件下氮代謝旺盛的原因。

  潘根生等研究不同噴灌對茶葉生化成份影響見表2

  表2 不同噴灌與茶葉生化成份關系


生化成分 大田 小區試驗

  噴灌 對照 高濕 中濕 對照
氨基酸(%) 152.09 132.18 139.29 121.22 99.78
茶多酚(%) 20.00 20.98 21.31 21.46 22.80
纖維素(%) 9.39 9.78 9.42 9.77 10.29


根據眾多研究資料綜合分析,為使茶樹光合作用旺盛,茶樹氮代謝旺盛,進而使新梢優質高產,保持田間土壤持水量90%是比較適宜的。

  3 茶樹對水分的吸收和蒸騰

  茶樹根系是吸收水的重要器官,茶樹主根可入土達1m以上,側根布滿土層間,生長迅速,條件適宜,一晝夜可長10~15cm。吸收能力最強的是根毛區,根毛為單細胞,壁薄尚未木栓化,透水性強,利于吸水。根細胞大部分有液泡,體積很大,液泡中充滿著溶液,如糖、鹽類和酸等,細胞壁和液泡之間的細胞質,具選擇性半透膜性質,根在土中與土壤溶液形成滲透系統。細胞的吸水與排水依水勢大小決定,即由溶液中的水分子自由能大小決定水分運動方向。

  茶樹根系吸水,分為主動吸收與被動吸收兩種方式。主動吸收是茶樹根系代謝產物不斷積累于導管中,使濃度提高,水勢降低,周圍細胞的水分滲透進入導管,周圍細胞液濃度提高水勢下降后,便向土壤吸水,這種根系生理活動產生的動力——根壓,使土壤中水源源不斷進入根細胞→導管→地上部分。清晨,葉尖水珠,枝條受創時傷口溢泌現象都是這種主動吸收的反映。

  另一種吸水方式是被動吸水,即茶樹葉片的蒸騰失水,使葉細胞水勢下降,向中柱導管吸水,導管中水勢下降又迫使根系加強從土壤中吸水,這種動力叫蒸騰拉力,是茶樹吸水的主要方式。至于水分從根→莖→葉能形成不斷的水柱是因為水分子的極性現象所致。

  茶樹根系吸收的水分除了極小部分用于合成代謝物質外,極大部分又經失水而回歸環境,其主要方式是葉氣孔和角質蒸騰。幼葉角質層薄,通過表皮蒸騰水分,占蒸騰量的45%左右,成葉角質層厚氣孔蒸騰是主要途徑。茶葉氣孔分布較密,一般每mm2有100~260個氣孔,通過蒸騰作用,可使葉細胞不致過度膨脹,并可降低葉溫,這是茶樹生命活動的必要方式。

  4 茶園水分管理

  我國茶區,年降雨量在1000~1800mm,與茶樹耗水量比較似乎是平衡的。但是降水量分月分旬是不平衡的,并非茶樹需水時即降雨,有時茶樹干旱時無雨,而一次降雨過多又造成水土沖刷。從國內主要茶區氣象資料分析,杭州、福安、祁門、長沙等茶區,2月份降水均高于80mm,3月降水高于100mm,分布尚均勻,但各旬分布仍欠佳,夏秋蒸騰強烈時降水仍不足。而四川茶區,與北方茶區,常出現早春降水不足而夏秋暴雨成災。因此,總的來看,全國茶區仍需加強茶園水分管理。

  1)茶園建立蓄水排水系統:在大片茶園頂部橫向建筑攔水渠,茶園左右側隨山勢建筑排水堰,與攔水渠聯結,梯式茶園上方,每梯建一橫向小排水溝,聯接排水堰,在茶園下方建立蓄水池。當降水過多時茶園上方以及茶園內水份排入蓄水池內,備灌溉與植保用水。

  2)茶園行間鋪草,降雨時可滯留較多雨水,減少地表涇流,草腐爛后可作為有機肥翻入土中,改良土壤,亦可增加蓄水量。

  3)茶園遮蔭:以減少強光直射,產生較多漫射光,樹種因地制宜,但不可過密,以免過份郁閉。中部茶區可種植季節性高桿豆科作物,只遮蔭夏秋,春冬不遮。

  4)灌溉:在連續7~9天不降雨,土壤田間持水量低于70%,茶樹葉片失去光澤,生長緩慢,芽葉瘦小,對夾葉增多時,說明茶樹缺水嚴重,應予灌溉。灌溉方式,溝灌用水太多,提倡噴灌,既節水又可在夏日正午調節光合效率,有條件地區采用節水滴灌。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