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茶樹栽培技術(四)

   日期:2016-03-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1    
  土壤是植物賴以生存的地方,土壤里有很豐富的營養物質都是茶樹的生長又必須要有的,了解土地的相關屬性是茶樹種植者的必要課程。

  4、土壤


土壤是茶樹生長發育的基地,是提供水、肥、氣、熱的場所。茶樹所需的養料和水分都是從土壤中取得的,所以土壤的質地、土壤的溫度、土壤的水分和土壤的酸堿度對茶樹根系和地上部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疏松的土壤,通氣的排水性能良好,根系發達,枝葉繁茂,適于茶樹生長。粘重土壤,通氣性差,排水不良,根系發育受阻,導致樹冠生育不良。土壤質地一般以砂質壤土為好。砂性過強的土壤,保水力弱,土壤水分貯存量少,干旱或嚴寒時枝葉容易受害;質地過于粘重,雖然保水力強,但土壤通氣性差,根系生育不良,吸收機能不強。


茶樹對土壤的要求,一般是土層厚達一米以上不含石灰或含量低于0.5%的,有機質含量在1-2%以上,具有良好結構,通氣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均為茶樹正常生長所需的土壤條件。我國唐代陸羽在《茶經》中對茶生長的適宜土壤條件是這樣的描述的;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土,下者生黃泥。所謂爛石,顯然是指風化了的而且風化比較完整,發育良好的土壤,也可以認為是現在茶區群眾所指的未種植過作物的生土,養份齊全結構良好適宜茶樹生長發育。礫土是指含風砂粒多,粘性小的砂質土壤,也就是指山麓風化完善發育良好的坡積土。這種土壤孔隙率高,有機質豐富,石礫或砂粒多,排水透氣性好。生長在這種土壤中的茶樹根系發達。至于“黃土”,也可以認為是一種質地粘重,結構性差的黃泥土,在江浙一帶也稱“死黃泥”,這種土壤孔隙度少,粘粒含量高,俗稱“大雨一團糟,天睛像把刀“,不過改良是長不好茶樹的。


茶樹對土壤酸堿度的反應,特別敏感。衡量土壤酸堿度的化學符號是PH值,以PH7為中性土,7以下是酸性土壤,7以上是堿性土壤。茶樹是耐酸作物,以PH值4.5-6.5為適宜。茶樹之所以適應酸性的環境,這與茶樹根部汁液中含有較多的檸檬酸、蘋果酸、草酸及琥珀酸等多種有機酸有關。這些有機酸所組成的汁液,對配性的緩沖力比較大,而對堿性的緩沖較小。這就是說,茶樹碰到酸性的生長環境,它的細胞汁液不會因酸的侵入而受到破壞,這就是茶樹喜歡酸性土壤的重要原因。其次,從酸性土壤中所含的微量元素的情況看,它有兩個突出的性質:一是含有鋁離子,酸性越強,鋁離子也越多。而且中性及一般的堿性土壤中,難以呈鋁離子狀態。鋁對一般植物來說,不但不是一樣必要的營養元素,而且多了反而有毒害作用。酸性強的土壤,對許多別的作物往往很不相適。其原因之一就在于鋁離子過多。對茶樹來說情況不同。化學分析表明,健壯的茶樹含鋁可以高達1%左右,這說明茶樹要求土壤能提供足夠的鋁,而酸性土壤正好能滿足茶樹這一特定的要求。二是酸性土壤含鈣較少。鈣是植物生長的必要營養元素之一,茶樹也不例外。但茶樹對鈣的要求數量不多,土壤活性鈣的含量不超過0.5%,過多就會有副作用,而一般酸性土壤含鈣量恰好符合這一要求。所以它就特別適于種茶。


同于上述這些原因,茶樹不宜在中性土壤中生長,一旦土壤的PH值不透,茶樹就生育不良,對產量和品質均有影響。而偏堿的土壤,則茶樹難以生存。


了當地土壤是否能適應種茶,可用指示劑、酸度計等方法進行詳細測定,也可以通過實地調查,酸性指示植物的方法進行判斷,凡是地貌上有杜鵑花、鐵芒箕、馬尾松、油茶、杉木、楊梅、毛竹等植物生長的土壤都是酸性土壤,適宜于茶樹生長。


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


我國秦嶺準河以南的山區,大部分土壤屬紅壤、黃壤、棕壤類型,部分是紫色土,但由于母巖種類、氣候條件、地形情況等成土因子不同,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差別很大。這在我國偏北的種茶地區,如山東、蘇北等地表現比較突,在同一地區的土壤上,由于母巖的不同,往往出現有土壤酸堿交錯的現象。又如同樣都是石灰巖發育成的紅黃壤,在長江以北丘陵山區,因年降雨量少,淋溶度弱,土壤中含鈣量較高,土壤呈堿性反應,不宜種茶;而在長江以南的山地石炭巖地區的紅黃壤由于氣溫較高,雨量充沛,強烈的淋溶作用,鹽基淋失,多數發育成適于種茶的酸性土壤,就母巖來說,宜選擇容易風化或已初步風化了的爛石,雖表土層不厚,但通過深翻和其他熱化措施仍然可以種類。在許多老茶區,如浙江西湖龍井茶生產區的“白砂子土”,湖南安化的“石渣子土”等,就是如此,因此在選擇茶園土壤時,既要測定土壤的厚度,也要考察成土母巖的種類和風化程度,更要嚴格注意掌握和測定不同地段上的土壤堿度。


茶樹根系龐大,吸肥力強。一般栽培茶樹,一足齡茶苗的主根長達30厘米以上,成齡茶樹主根生長旺盛,可深及1米以下,且根系發達,在土壤表層四散分布。為了使茶樹根系能向深廣發展,不僅表土要好,底土的性狀也有很大關系。如果遇到土層淺薄、肥力低、土質粘重或保水、保肥力差的土壤,都會使茶樹根系發育不良,常常出現樹勢早衰,容易遭受早害和凍害。一般來說,在潮濕、通氣不良的土壤中,根系較淺,而在良好的土層內,則有較多的分枝和較廣泛的根系。實踐證明,選擇種茶的園地,土壤濃度一般不應淺于60厘米。這樣有利于茶樹根系分布深而廣,同時施肥以后肥料的損失也較少,吸收率大,根深葉茂,有利于增經強茶樹的抗逆性。凡土層淺,底土有粘土層,硬盤或鐵錳結核的,常會引起臨時性的滯水層,而深使茶樹根系發育不良,應注意深耕改良。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