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苦丁茶見效快,效益高。當年種可當年收,第一年畝收入即可達1000元,三年后畝收入可達5000元以上,進入盛產期后畝收入高達萬元。大新縣昌明鄉東風村板夢屯,1992年開始種植苦丁茶,至今已發展到315畝。2000年全屯苦丁茶收入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92年的260元增加到2000年的3250元,增長12.5倍。實踐證明,發展苦丁茶生產是調整農村經濟結構的好項目,是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好路子。
一、苦丁茶人工繁殖技術
(一)短穗扦插繁殖
1、插床地選擇
苦丁茶插床地要選擇靠近水源、無禽畜干擾、地勢平緩、排水良好、易遮蔭的沙質壤土地帶。
2、插床和插壤的準備
插床地耕作后,起畦并平整床面。床寬100厘米、高30厘米左右。為方便操作,應在縱橫兩個方向留出寬約45厘米的人行通道,四邊用磚塊圍攔。插床用的插壤:河細沙50%,火燒土20%,蛭石粉30%,三種混合拌勻,鋪平床內,面上再鋪一層1.5厘米的蛭石粉。這樣通透性強,又能保濕,有利于插穗生根。
也可以直接扦插入營養袋中育苗,這樣可以省工。袋里營養土同苗床土一樣。
3、插穗的采集修剪處理
(1)選擇優良苦丁茶植株為母樹,在樹上采當年生已木質化、粗壯、無病蟲害的枝條,要求枝條葉片完整,枝條長度看采穗植株的年齡大小來定。幼齡樹植株高達40厘米左右采穗為佳。采來的穗條應及時遮蔭保濕,避免風吹日曬。
(2)插穗修剪:為節約采穗枝條,宜采取單芽扦插,插穗1厘米左右,留有一個芽眼。插穗不宜太短,以免失水死亡或生長緩慢。采穗要做到隨采隨剪隨扦插,切口確保新鮮平滑。切口要靠近節間,或在葉腋的下方。采取橫斷面切口,愈合快,可使橫切面的四周出根,移植易成活。插穗應留葉片,這是成活的關鍵,一般一葉留1/2—2/3。
(3)植物激素處理:目前普遍使用的植物激素是中國林科院研制生產的ABT生根粉。用ABT一號生根粉1克,放入一個非金屬容器內,注入濃度95%以上的工業酒精500毫升,待生根粉完全溶解后,再加入500毫升蒸餾水(或涼開水)攪拌均勻,即配成1000毫升的ABT生根粉母液。提取母液按1:9的比例加入蒸餾水(或涼開水)稀釋(即母液100毫升,加入蒸餾水900毫升)。將修剪下來的插穗并攏,每株下端切口和葉片平齊,以20株左右扎成一把。一起剪去葉片約1/3長,然后浸泡到藥液中,藥液深2—3厘米,浸泡2小時后取出待插。
(4)扦插:扦插應選擇在陰天或下午進行。行距10厘米,株距5—6厘米,視葉面大小以不重疊為度。短穗葉全長插入基質;長穗插深為總長的2/3。短穗扦插宜深不宜淺,穗葉亦可一起插入土中,有利于保持和吸收水分。
(5)扦插后的管理:
苦丁茶扦插育苗最關鍵的因素是溫度,要求氣溫≤38℃,在這范圍內,氣溫越高,成活生長越快;若>38℃三個小時以上,即全部死亡。其次是濕度,要求空氣相對濕度95%以上。
①遮蔭:為滿足苦丁茶生長所需要的適宜溫度就要搭平頂棚遮蔭,棚高1.80—2.00米,采用雙層90%的遮陽網蓋頂,避免陽光直射插床,控制棚內氣溫過高和水分蒸發,有利于插穗成活生根。
②保濕:扦插前插床先淋透水,以后仍保持插床濕潤,相對濕度在95%以上。為此,苗床要搭高50厘米塑料薄膜拱棚,四周用泥壓封死,不能漏氣。若遇氣溫高,膜棚內空氣濕度低于90%,即要揭頭通氣,以免葉片脫水死苗。要揭膜噴水保持濕而不積水、透氣,然后再蓋還膜封死。直到插穗傷口形成愈合組織,并發出新根,噴淋才減少,但仍保持濕潤。
③移植:在扦插后10天左右,噴施葉面肥或0.2%尿素、磷酸二氫鉀。扦插后25—40天,插穗根先出,陸續萌芽。當葉片變深綠色,并出嫩芽,根長2—3厘米時,即可趁陰雨天進行移植。起苗后,用ABT三號濃度為十萬分之二到十萬分之三的溶液浸泡根部30分鐘,移植到薄膜營養袋中,加強水肥管理。在苗高達26—30厘米、葉芽老化后,于秋后陰雨天氣進行定植。
(二)壓條快速繁殖
1、枝條的選擇及壓條技術
選擇靠近地面的徑粗0.5厘米的枝條。在母樹冠幅垂直投影的范圍內挖長形溝,溝的大、小、深、淺以適宜枝條壓入為度。對生長位置比較高的枝條,可利用地形,填高枝條底下的地面。
2、壓條處理
按枝條能埋在土中的長度,每隔20厘米長把枝條皮層環剝2—2.5厘米,深及木質部,剝口要求干凈,以防回生。環剝后靜置1—2天,使木質部稍干燥,將通透性好的含細沙的疏松肥土放于壓條下方,用藥棉蘸上高濃度的ABT生根粉溶液敷于環剝口,然后將枝條彎壓入溝,彎度不要過大,慎防壓條折斷。可用樹椏、鐵鉤、石塊等固定,再蓋壓土,厚約12厘米,壓實后上面放松土。不環剝處的葉片盡量留出土面,讓腋芽萌生,形成新植株。
3、壓條繁殖季節
壓條繁殖季節宜在苦丁茶生長旺盛時期的陰雨天,此時成活率較高。
4、壓條后管理
壓條后,在晴天干旱時,要定期淋透水分,保持土壤濕度。壓條后1個月要經常檢查,當根長3—4厘米時,在環剝皮層下端割離母體,然后在原地培育一段時間,當根系發達,生長正常,苗高20—30厘米時,便可出圃定植。
(三)嫁接繁殖技術
1、砧木的選擇
以剌葉冬青和長果冬青為砧木。播種育苗,選取高120厘米,筷條樣粗的良種苗木做嫁接母砧。
2、嫁接方法
采用切接法,以苦丁茶一年生枝條芽眼為接穗。
3、嫁接時間
苦丁茶嫁接應在每年立春前后,在無雨的晴天進行。此時為苦丁茶腋芽微露、樹液流動期,皮層易剝落。用塑料帶捆緊接口。以后,經常仔細觀察,視其確實成活便可將塑料帶解除。嫁接苦丁茶以刺葉冬青和長果冬青做母砧,以良種苦丁茶一年生枝條做接穗,兩者親和力強,成活率高,分枝多,根系發達,長勢好,頂端優勢減弱,可矮化密植,產量較高;嫁接苗具有雜種優勢,結果早,茶葉品質仍保持苦丁茶原有的清苦甘醇風味,發展種子園,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