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附線螨又名綠葉螨,趨嫩性很強,主要危害茶樹幼嫩芽葉,成螨,幼螨多棲于嫩葉葉背刺吸芽葉汁液。幼嫩芽葉被害后,自葉背到葉面均呈褐色,并硬化,變脆,增厚,萎縮,生長緩慢甚至停止。
成螨,長0.20~0.25毫米,寬0.10~0.15毫米。初為乳白色,漸轉淡黃,黃綠色,半透明。靠肉眼很難看到蟲體。必須借助放大鏡才能看清。
發生與環境的關系:在我縣通常五月以前發生數量不多,六、七月份迅速上升。在高溫,干旱的情況下發生最多,嚴重影響夏秋茶生產。降雨時間長,雨量多均對其不利,留穗多的茶園,幼齡茶園,采茶時留葉較多的茶園,一般發生較多。天敵有肉食螨、蜘蛛等。
防治方法介紹
農業防治:增加采摘批次,及時分批勤采,壓低蟲口,推遲高峰期,除草清潔茶園也有作用。
生物防治:釋放肉食螨,選晴天或陰天、按每畝投入40袋胡瓜鈍須螨、懸掛在茶篷下的茶樹枝上。
化學防治:一般可于春茶結束,夏茶開采前抓緊進行一次防治,可用80%代森鋅1500~2000倍液,或20%達螨靈3000倍液,或15%掃螨凈3000~4000倍液,或75%克螨特3000倍液防治,打藥后10天才能采茶,也可用80%敵敵畏1500倍液進行噴霧,主打嫩葉葉背,打藥后七天才能采茶。
7~9月根據氣候情況,如高溫干旱,即應注意檢查,如危害嚴重時,可用1.8%集琦蟲螨克200倍液或10%瀏陽霉素3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第二高峰危害,打藥后10天才能采茶。
秋茶結束后,可以0.5~1波美度的石硫合劑進行封園,壓低越冬蟲口基數,噴藥必須注意質量。葉片正反面均應噴布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