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重慶市合川區:傾聽養殖戶劉海軍談他的“魚兒經”

   日期:2014-12-0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700    評論:0    

  走進官渡鎮當陽村2組的三水農業生態養殖漁場,只見小河上游的溪水順著一條曲曲折折的引水渠道緩緩的流進那些魚池里。飼養員正在操縱著投餌機,水面上魚兒在搶到食物后活蹦亂跳的濺起一朵朵水花,好不鬧熱。放眼望去,一大片魚池排列有序,很壯觀。

  “我搞的是流水養殖。”12月2日,漁場老總劉海軍向筆者說,這是一個生態養魚場,占地260 畝,目前主要喂養四大家魚和黃顙魚、胭脂魚等10來個品種,“搞水產養殖雖然風險很大,但是利用科學掌握了其中的竅門,就可少走彎路能賺錢。”

  “水產養殖如果不搞好排污處理的話,養殖過程中就很容易造成氮、磷和魚藥以及一些有機物或無機物質超過水體本身凈化能力而污染水質,造成魚病害產生,會直接影響養殖質量和效益,所以說確保水質是搞好養殖的前提。”經過這些年學習和積累,劉海軍儼然成了個養魚的專家。

  “起初光尋找合適的水源我就花了將近3個月的時間跑遍了巫山所有能養魚的地方,最后選擇到當陽這里,主要考慮到是山泉溪水,沒有污染,很適合搞流水養殖。”劉海軍說。

  劉海軍的整個漁場,溪水沿著引水渠順魚池而下,每個魚池上面裝有獨立的進水口管道,池底呈坡形,并有排污管網,每天魚兒吃剩的飼料、產生的糞便及其他有機物和無機物或者泥沙經過沉淀后便從管網地下排出,再流經每口池子底部的監測井,污水經過井口的過濾網過濾后才流出去。2至3天清洗監測井一次,并隨時從監測井中抽取水樣監控水質和水溫,確保魚的生長環境。

  “由于流水養魚,排污循環系統運行良好,水質好。我的魚池一般不用水泵和增氧機。”劉海軍覺得既節約了成本又很方便。

  科學喂養是關鍵

  “我的漁場從建成以來都是嚴格按照科學方法,依照氣候、水溫、魚體重比例進行喂養的。”劉海軍告訴筆者,“一定要相信科學。”這是3年前自己在開始籌備養魚這件事就定下的原則。他聘請西南科學院和重慶市水產研究院的導師為技術支撐,從水源選擇和建場設計到喂養都是手把手的幫扶。同時還從海南專門聘請了具有10多年水產養殖經驗的技術員做飼養員,進行種魚繁殖喂養。

  憑借水資源優勢,劉海軍實行高密度淡水養魚,并分為180畝的大池塘微流水或半流水池,微流水和半流水畝產1--3萬斤,29個全流水池,全流水池畝產8萬斤。

  “像這樣的小魚池,就只能用人工投餌。”飼養員一邊揮舞著手中的魚餌一邊說。大面積的魚池一般是半流水或微流水魚池,水流相對較慢,使用投餌機投喂浮料,因面積大,魚餌投下去后,池中的魚兒基本上可以把食物搶食干凈,不會造成多大浪費。還省人力,一臺投餌機可以代替3個人的工作量。可是小面積的魚池,一般都是全流水高密度魚池,魚多水流也快,如果也用投餌機投食的話,用于空間小魚多活動不那開,同時魚餌拋灑不開,很多魚餌就會隨著水流走,造成大量流失不劃算,所以用人工可以根據魚池中具體情況確定投喂量的多少,比較合適。

  據劉海軍介紹,現在他每天定點出售的黃顙魚和鰱魚就有好幾百斤,年底光四大家魚就要出售40萬斤,每年可銷售商品魚 300 噸,種苗約5000萬尾,共計收入近1000萬元。“就目前這個市場行情,雖然辛苦點,還是有帳算的。”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