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河蟹產業轉型:從大養蟹養大蟹到養好蟹

   日期:2018-11-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    瀏覽:452    評論:0    

  “今年我國河蟹產業進入轉型之年,在環保風暴的大背景下,全國蟹農與各地漁業主管部門主動融入健康發展熱潮,正在走向產業轉型升級的綠色發展之路。”中國漁業協會河蟹分會會長李曉東說道。

  近日,第三屆中國河蟹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2018“長蕩湖杯”海峽兩岸河蟹大賽在常州市金壇區舉行。本屆論壇由上海海洋大學和常州市金壇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包括上海海洋大學校副校長李家樂、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何建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等在內的15名河蟹研究領域的專家出席了論壇并作主題報告,來自全國的高校、科研院所、推廣部門、合作社和養殖企業的310余名代表參加了論壇。

  據了解,河蟹是我國最主要的經濟蟹類,全國河蟹養殖面積接近1000萬畝,年產量約80萬噸,產值可達800億元左右。“當前河蟹產業正處于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的關鍵階段,面臨著資源短缺、種質退化、品質下降和產業單一等多種挑戰,亟待通過科技研發、品牌打造、三產融合和創新驅動等舉措提升河蟹產業。”上海海洋大學副校長李家樂表示。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在論壇上作了題為《中華絨螯蟹863生態養殖模式及新品種選育技術》的報告。“863養殖模式”是指每畝放養800只扣蟹,按照75%的比例推算可收獲約600只規格較大、肥滿度較高的成蟹,以每只50元的售價計算,畝均效益可達3萬元,是一種經過驗證的值得推廣的生態養殖技術模式。

  “過量投放蟹苗,每畝1000只甚至2000只的做法,超過了池塘的承載能力和合理容量,肯定養不出好螃蟹。一味追求產量多、規格大的思路已經行不通了,我們正從大養蟹、養大蟹向養好蟹轉變。”徐跑說。

  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成永旭表示,提升河蟹品質的關鍵在于營養飼料的使用,傳統的野雜魚、小麥、玉米等飼料很難控制品質。“不是全程飼料,而是全程飼料的營養化、均衡化。現在人們常說螃蟹沒油性,其實就是不夠肥滿,與營養飼料的使用率低有很大關系。”

  論壇期間還同步舉行了2018“長蕩湖杯”海峽兩岸河蟹大賽,來自江蘇、上海、浙江、安徽、重慶和臺灣的32家單位參加了競賽。什么的螃蟹才算好?上海海洋大學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系主任吳旭干教授說,“肥、大、香、鮮、甜,是衡量河蟹的通俗化的標準。本次大賽我們會評比出種質和品質兩個獎項,從規格大小、均勻度及生物形態維度考察河蟹的種質優異程度;從肥滿度、色澤及感官(視覺、嗅覺、味覺)層面衡量河蟹的品質。”

  經過多輪角逐比拼,鎮江華優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金壇區漁業科技示范基地、常州市金壇萬葉水產專業合作社、江陰市云海盛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江蘇高郵湖生態漁業發展有限公司等5家單位的“參賽選手”獲得了最佳種質獎;來自常州市金壇區漁業科技示范基地、溧陽市漁興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苗栗縣優質大閘蟹產銷協會、江蘇水仙實業有限公司、江蘇高郵湖生態漁業發展有限公司等5家單位獲得了最佳品質獎。

  論壇上還舉行了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河蟹養殖模式研發基地和長蕩湖河蟹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揭牌儀式。作為此次論壇的舉辦地,常州市金壇區在河蟹養殖領域所取得的成就為河蟹產業發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金壇以長蕩湖為主的河蟹養殖面積達14萬畝,年產大閘蟹約1.6萬噸,產值約15億元,占大農業的比重超過四分之一。金壇歷來把科技創新作為產業發展的原動力,蟹池631、蟹池155、蟹池小精高、蟹池微孔增氧、蟹池物聯網等技術模式的創造和應用,讓我們更加堅定了走生態健康養殖的綠色發展道路。金壇區正在指前鎮一期規劃建設6000畝高標準現代數字化漁場,助推河蟹綠色養殖再上新臺階。”金壇區水產技術指導站站長張金彪說道。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