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盛會,舉世矚目。湖湘農業,盡顯擔當。
11月1日,第十六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以下簡稱農交會)暨第二十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農博會)正式開館,喜迎八方賓朋。據了解,本次展會專門設立了扶貧展區,集中展示國家實施精準扶貧和脫貧攻堅取得的決定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交出了一份貫徹精準扶貧戰略思想的湖南答卷。
扶貧有經驗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困難群眾的冷暖安危,始終是黨和國家最關心的問題。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概念,當歷史的車輪駛到2018年11月,精準扶貧戰略思想已走過5年。
湖南作為精準扶貧戰略思想的首倡地,在脫貧攻堅戰中一路決戰,斬“窮根”、摘“窮帽”,刷新著脫貧的“湖南速度”。緊密圍繞精準扶貧戰略思想,制定出臺了一系列制度,構建了包括責任、措施、投入、動員、監督、考核在內的脫貧攻堅政策支撐體系,38個行業部門分工負責、一體聯動,14個市州及市縣鄉村,層層簽訂責任狀,逐級明確任務,壓實了定點扶貧單位、領導的責任,走出了一條精準扶貧的湖湘經驗。
脫貧有成績
號角吹響,勇往直前。
湖南省63萬領導干部遵循精準扶貧戰略思想,帶著“嚴”字進村入戶,身進心進、真訪實訪,堅決啃掉貧困“硬骨頭”。
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打好脫貧攻堅戰的作風建設年。開對“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湖南以習近平總書記的精準扶貧精神為指引,從“四跟四走”的扶貧新路子到“一鄉一品、多村一業、連片開發”,再到金融扶貧方面探索“無擔保、無抵押、基準利率”的小額信貸新模式的機制,讓千萬貧困戶摘掉了“窮帽”,擺脫了“窮根”。截至2017年,全省共減少139.5萬農村貧困人口,2695個貧困村脫貧出列。
任重道遠,砥礪前行。2018年湖南省要達到130萬以上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2200個左右貧困村脫貧出列、1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的目標。
展會有力量
貧困地區之所以貧困,除了資源條件、基礎設施落后等原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對稱,農產品賣不出去,外界的資源也進不來。
近年來,農博會一直以精準扶貧為己任,扎根湖南,打通信息壁壘,加強產銷地的溝通和對接,幫助好的農產品走出去,解決了農民最擔心的問題,讓精準脫貧更有成效。
2016年農博會特設“電商精準扶貧展區”,20余家電商,以及包括新田縣、花垣縣、保靖縣在內的8個貧困縣和貧困地區共41家企業參展,助推互聯網+精準扶貧。
2017年農博會舉行精準扶貧群英會,科技創客、企業大咖和農民、村干部代表匯聚一堂,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為精準扶貧“放大招”。
2018年農博會為助力脫貧攻堅,展會期間將舉辦“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大型公益活動”,組織14位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登臺推介,創新推介和產銷對接形式,持續為精準扶貧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