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鮮食玉米:芒市群眾增收的甜蜜產業

   日期:2017-05-0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005    評論:0    

鮮食玉米:芒市群眾增收的甜蜜產業

  “芒市區位優勢獨特,種植的鮮食玉米既甜又糯。”4月8日,2017全國鮮食玉米學術研討會暨南方鮮食玉米大會在芒市臘掌村火熱開幕,來自鮮食玉米產業各界的專家、學者、種子企業、經銷商、種植大戶等近千人次參加了此次盛會。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鮮食玉米種植面積近30萬畝,作物種植持續時間長,是重要的南菜北運蔬菜基地之一。在“冬農計劃”的推進下,德宏州已經發展成為云南省乃至全國重要的鮮食玉米生產基地。

  區位優勢獨特

  作為鮮食玉米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芒市種子管理站站長楊振榮表示,2002年之前,芒市主要種植的玉米品種為夏季玉米,由于當時運輸距離較長,產品外銷過程中并無競爭優勢。2002年,試種冬季鮮食玉米后,冬季優勢才慢慢顯現出來。

  楊振榮介紹,目前芒市種植鮮食玉米的面積已達10萬畝,芒市種植的雙色玉米占據80%的市場份額,玉米種子冬季銷售量達10萬袋,鮮食玉米的產值可達2億元。

  據介紹,芒市豐富的熱區資源優勢是種植鮮食玉米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甜玉米種植可一年三熟,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又增加了農民收入。自2010年以來,芒市鮮食玉米種植規模每年都穩定在8—10萬畝,成為芒市壩區農民冬農開發的支柱產業。目前芒市鮮食玉米種植面積在20畝以上的大戶近500戶,專業種植大戶299戶,芒市已成為云南省冬農開發種植鮮食甜玉米規模最大的縣級市。

  “南菜北運”基地

  在芒市鮮食玉米種植推廣過程中,云南德宏弘健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先馳功不可沒。

  黃先馳介紹,芒市剛開始試驗種植、推廣時,使用的就是較好的品種,為農戶提供種子、技術服務,并負責銷售,通過他的銷售渠道,銷往了武漢、成都、西安、長沙等地,由于實行訂單農業,農民收益不錯。

  黃先馳說,芒市充分利用了冬季優越的光熱資源,將鮮食玉米作為重要的產業,既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又把芒市打造成了南菜北運的基地。芒市每年生產的甜玉米在8—12萬噸,平均每天調出800噸左右,高峰期達到1200噸,產品主要銷往廣州、北京、上海、武漢、昆明、重慶、成都等國內各大中城市。

  據介紹,2017年芒市的冬農開發中,預計甜玉米產值達2億元以上,占冬農開發總產值的1/4,最高價格達7.2元/公斤,最低為2.0元/公斤,為農民穩定增收提供有效保障,甜玉米產業成為芒市壩區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擴大知名度

  據悉,在此次芒市臘掌村的鮮食玉米觀摩會上,298個鮮食玉米品種田間展示,數量創歷屆之最;會議期間,學術研討會及產業高峰論壇邀請的專業人士,從理論、產業、市場方面向我們解剖了鮮食玉米的發展現狀,探討了鮮食玉米行業發展新動態;也為宣傳芒市鮮食玉米提升了知名度和影響力。

  黃先馳表示,此次會議在德宏召開,對德宏農業尤其是玉米產業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不僅可推動鮮食玉米產業的科技進步,還能幫助企業推介產品和品牌。“希望讓更多客商了解鮮食玉米,幫助做大鮮食玉米的市場。”

  “芒市鮮食玉米具有口感好、甜度高、皮薄、渣少的特點,營養價值較高。”黃先馳說,要將鮮食玉米做成品牌,首先是擴大芒市鮮食玉米等冬季作物的知名度,其次是要不斷引進好的品種,增加農民的收入。

  楊振榮表示,下一步,芒市將充分利用熱區資源優勢,將鮮食玉米生產向區域化、高產化、標準化、優質化、產業化發展,大力加強鮮食玉米加工流通體系建設,讓甜玉米產業越做越大,成為群眾致富的“甜蜜產業”。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