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韋思清:領著農民致富的“蘋果大王”

   日期:2014-11-2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67    評論:0    

  頭寨子鎮俗稱關川,當地獨特的富硒特性和弱堿性土壤地理條件成就了關川蘋果的優良品質。然而,長期以來,這里卻以種植小麥為主,鄉親們生活過得緊緊巴巴的。

  從1990年起,不安于現狀的韋思清開始種植蘋果。由于不懂得修剪技術,他種植的20畝果樹直到2002年才開始掛果。等將收獲的蘋果拿到市場上賣時,商販告訴他,這些蘋果品種早就“落伍”,信心滿滿的他一下蒙了。那年老韋的蘋果大多送給了親朋好友。他也一度有過放棄的念頭,但不服輸的性格使他毅然堅持了下來。2002年,天水師范學院的教授來鎮里舉辦了一次果樹種植的講座。聽完講座后,他才知道原來種植蘋果,還有那么多講究。“必須調整種植品種結構,什么時候種,什么時候修剪,什么時候打藥……都有它特定的時間。”韋思清說。

  回到家后,老韋便長了“心眼”,不但學習相關書籍,還利用農閑時節到天水、陜西等地進行實地考察。根據學到的知識,老韋引進紅富士、新紅星等新品種,將自己的20畝果樹全部重新進行嫁接,并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精心呵護著果樹。2006年,嫁接的新品種熟了,個大味甜,那年老韋的蘋果賣了7萬多元,是平時種植小麥收入的10倍。依靠技術栽植果樹使老韋走上了致富路,現在他的果園面積已經達到30畝,年收入在20萬元左右。

  在自己種植蘋果嘗到甜頭時,老韋念念不忘掙扎在貧困線上的鄉親們。在他的帶動下,全鎮有400多戶種植了果樹,果園面積達2000多畝,每年戶均收入在5萬元以上。目前該鎮種植蘋果從共豐村擴展到小寨、頭寨、成牟、三百戶等村,7000畝的種植基地初具規模。

  為了將蘋果產業做大做強,去年老韋成立了“頭寨子鎮果品專業協會”,以“協作社+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進行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每年協會還聘請專家教授為種植戶講授果樹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有了協會做支撐,不愁果子賣不上好價錢。” 他說。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