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楊清:種植田藕帶村民一起致富

   日期:2017-03-1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645    評論:0    
 

  今年2月末,蓬溪縣的楊清榮獲“四川省返鄉創業之星”榮譽稱號。
 
  年輕時,楊清曾踩過三輪車,販賣過蔬菜和水果,在沿海地區打工多年,但其心里的創業熱火從沒熄滅。2014年,他籌集到500余萬元資金,在家鄉成立了專業農業種植合作社,開始種植田藕和發展鄉村旅游,帶動家鄉300余戶村民發展產業致富。
 
  從販賣蔬菜的小販到創業者
 
  楊清,今年45歲,蓬溪縣赤城鎮人。他曾在老家踩過三輪車,并在外地打工數年。2006年,他還經營過農家樂,種植果樹、挖魚塘養魚。隨后幾年,不安于現狀的楊清開始跑蔬菜運,從成都、綿陽和遂寧等地采購蔬菜到蓬溪縣城,成為一名賣蔬菜的小商販。
 
  幾年前,因為蓬溪縣城周邊缺少專業種植蔬菜的基地,縣城農貿市場的外地蔬菜十分暢銷。楊清認為可借此機會實現自己的創業夙愿,但苦于沒足夠的原始積累資金,啟動自己的創業項目。2013年下半年,楊清從外地返家,一名種植并銷售田藕的好友找到他,希望楊清能投資自己的田藕種植園。當時,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合伙創辦專業種植合作社,開始種植田藕。
 
  2014年,楊清響應家鄉政府積極引導外出務工者以及經商人員回鄉創業的政策號召,拿出家里積蓄160余萬元錢,并貸款獲得近200萬元,又向親友借140余萬元錢,共籌到500余萬元資金,于2014年9月18日,楊清的蓬溪縣星荷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正式掛牌成立。
 
  獲村民支持承租千畝土地
 
  合作社成立之初,楊清承包了500畝土地,靠好友多年種植田藕的經驗,兩人開始在家鄉兩條貧瘠的山溝里蓄水,種植優質品種的田藕。不久,缺資金、沒土地,以及汛期涪江流域洪水倒灌山溝里的藕田等問題困擾著楊清和他的合伙人。
 
  “開弓沒有回頭箭,選擇創業就要堅持搞。”楊清憑借自己執著的創業信念,每天都在合作社種植基地里卯足干勁工作,他的努力最終獲得蓬溪縣鳴鳳鎮黨委和政府,以及蓬溪縣相關農業部門的支持,當地政府部門給予他最佳創業扶持政策,有針對性的制定幫扶措施,將數百畝土地租給楊清的合作社使用。
 
  楊清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創業伊始,部分鄉鄰不支持他,阻撓其承租土地的行為。楊清就一家一戶村民拜訪,支付村民土地租金外,再給予一定數額的補償款。當地一六旬老人想多要租金,不愿租賃自家土地,楊清就三次登門造訪,每次都給老人補償一些現金和生活所需物質。最終,楊清的誠意感動了家鄉村民,逐漸獲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2015年4月,合作社種植的田藕首次收獲。在生地上首次種植新品種,藕的產量不高,僅收獲100萬斤,收益200萬余元。2016年,田藕的產量達200余萬斤,收益增加不少。在種植田藕的同時,楊清加強建設合作社種植基地的配套設施,目前,合作社已發展成為有流轉土地面積1000余畝,集觀光旅游、垂釣、休閑、餐飲于一體的鄉村旅游休閑地。
 
  帶動家鄉300余戶農民搞發展
 
  如今,楊清通過努力已改變了家鄉原有的貧窮面貌,不少在外地務工的年輕人也不再外出,留在家鄉搞種植產業發展。“一些曾在我的合作社里打工的農民,學到專業種植和管理技術后,回家自行承包土地,也搞起了田藕種植。”楊清說,合作社每年能為當地村民帶來十分可觀的收益。他向記者算了一筆賬:合作社一名工人每天可獲200多元工錢,參加挖田藕的的社員,干完一整年后可賺8萬元錢,比在外地打工強許多。
 
  目前,蓬溪縣星荷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有社員324戶,常年固定社員70余戶。合作社帶動當地農戶300余戶發展,還安置了200余名城鄉剩余勞動力就業,實現當地村民月均收入增加1500余元。因合作社幫助了當地200余名村民實現就近就業,楊清還為村民種植田藕提供技術支撐。因此,2015年11月,他的合作社被蓬溪縣人民政府授予了“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返鄉創業示范基地”稱號并授牌。
 
  現在,合作社基地所在的鳴鳳鎮七星村的兩條貧瘠山溝內,每年盛夏時節,千余畝荷田的荷花競相怒放,肥美的鯉魚在荷葉下歡快游動,游客劃著竹筏扁舟,逐水流動,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畫中,美不勝收。2016年7月9日,合作社成為了遂寧市和蓬溪縣攝影家協會的“攝影創作基地”,同年7月9日在此成功舉辦“蓬溪縣首屆荷花暨鄉村旅游節”。
 
  打造鄉村旅游目的地讓更多村民致富
 
  據悉,因鳴鳳鎮七星村距蓬溪縣城赤城鎮僅3公里,這里素有蓬溪縣城“后花園”的別稱。以前這里的交通條件不好,仍有不少市民來此踏青游玩。近年來,隨著當地政府大力建設村里基礎設置,去年底村道路被拓寬至5米,使多數車輛均可進入七星村,直通合作社種植基地去賞荷花,品嘗藕田鯉魚。
 
  楊清說,眼下田藕的市場售價低,今年他打算改變種植的田藕品種,換種一種開花期限長、方便觀賞、易結蓮子的藕種植。如此,“每年就有好幾個月能看到荷花了。”楊清表示,改變合作社的種植策略,既節省人力和管理成本,也為合作社發展鄉村旅游點奠定了基礎。
 
  “發展鄉村旅游不僅能帶來收益,還能讓基地周邊的所有村民一起致富。”今年正月,楊清在種植基地建了棟民宿,還修建了停車場,準備經營農家樂。民宿內設10余張床,每天可接待百余名游客。此外,楊清已啟動合作社的二期工程,繼續擴大優質觀賞性荷花的種植規模,完善鄉村休閑旅游的配套設施,并利用基地的地理優勢,將其打造成蓬溪縣的鄉村旅游休閑觀光目的地。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