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女豬倌郭蓮:幫助婦女致富摘窮帽

   日期:2017-03-1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722    評論:0    

  幫助婦女致富摘窮帽女“豬倌”郭蓮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精神的感召下,無數有知識、有技術、有能力的年輕人積極投身到創業熱潮。讓海東成為年輕人施展抱負的一方沃土……創業,是一個人的選擇,更是一個人的理想。創業的理由多種多樣:賺錢、改變生活、夢想、提升自己……無論創業的初衷是什么,都要了解創業需要什么……
 
  一個念頭 重回農村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創業故事是關于海東市三合鎮灣子村女“豬倌”郭蓮的故事。她用10年的時間把學習變成了習慣,把養豬變成了事業,為三合鎮灣子村村民找回了養豬致富的自信,帶領其他村婦女發展養殖業,帶動婦女科技致富。郭蓮從銷售業向養殖業完成了一個華麗的轉身!
 
  灣子村位于海東市三合鎮,海拔2300米。在灣子村的深山里,郭蓮守望于此做一個職業養豬人,他用10年的時間,建立一個萬頭生態養豬場,市場輻射青海、甘肅等地。
 
  2008年4月,郭蓮只身一人來到灣子村,到村第二天她就選好了一塊三畝的耕地,并和村民協商征用后,開始建設了第一個豬廠,組建起了聯勝養豬專業合作社。面對這樣一個白凈、文弱的城里女人,村民更多的是顧慮和擔心。但這將是她發展生態養殖的一個新的起點。
 
  30歲之前,郭蓮從未想過有一天她會回到老家的深山里做一名“豬倌”。如果順著她熟悉的銷售行業做下去,她也許會是一個成功的商人。
 
  郭蓮是一名80后女性,2002年結婚后為方便照顧家人她辭去了穩定的工作。那時候,她擺過地攤,趕過夜市,經營過饃饃鋪。2006年,她擁有了一家面積90多平方米的超市,不到一年的時間,她便掙得人生第一個10萬元。
 
  2007年底有一次丈夫在看完新聞聯播后無意中開玩笑說:“媳婦,你看現在國家對三農多關心,三農市場前景不錯,有機會咱也回老家發展農牧業吧!”說者無意聽者卻在心里起了漣漪。那年春節回家探親,她悄悄地考查了當地的地理條件和經營對象,最終把目標定在了生豬養殖上。
 
  2008年4月份她召集了一次家庭會議講出了要回平安三合鎮灣子村養豬的計劃,一家人無不大吃一驚,全家無一人支持。就憑她現在的能力,在平安好好生活綽綽有余,為何還要到農村養豬?
 
  她一邊做家人的思想工作,一邊抓緊建豬場。 2008年11月份她的第一個豬廠建成了,開始引豬經營,可創業之路哪有那么平坦?
 
  一邊虧損一邊成長
 
  由于當時正值冬季氣候寒冷,她又缺乏養殖經驗,產仔后的母豬紛紛染病,仔豬也因圈舍溫度低而狀況不斷,這種情況是她始料未及的,盡管她想盡辦法請教養殖前輩,四處尋求畜牧獸醫,查詢資料,可那年正月,她的斷奶仔豬還是死亡過百。
 
  早晨不敢推開圈舍的門,進圈都不敢看,剛開始背著死去的豬仔深埋時她會哭,感覺很無助,可慢慢的她明白哭與失落根本改變不了什么。要強的她抹去眼淚,仔豬死一個,她就解剖一個,記錄一個,向別人請教一個,在這血與淚中她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面對村里人的不理解,她從不解釋,也不落淚。這時的家人在也坐不住了,勸她放棄,可她偏就憑著一股倔勁要堅持到底,她對丈夫說:“無論選擇怎樣的生活,都不能被這點挫折嚇倒。”之后,她又總結失敗原因,努力學習養殖技術,通過半年的付出她的母豬存欄超過了80頭,仔豬繁育也達到了500頭,還出欄了200多頭育肥豬,實現了經濟盈利。
 
  為困難群眾摘窮帽
 
  自己的豬養好了,緊接著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帶動其他婦女發展養殖業,帶動婦女科技致富。如果能建立一個大型養豬場帶動村民養豬致富,這將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郭蓮自信能從零售業向養殖業完成一個華麗的轉身。
 
  她通過外地考查,實地調查,深思熟慮后,決定采取合作社+養殖基地十農戶的經營模式,動員廣大婦女加入合作社,并請專家舉辦養殖技術培訓班,還到農戶家中手把手地教婦女學習養殖技術,鼓勵她們發展養殖業致富,并無償向困難養殖社員提供養殖技術,送仔豬,建豬舍,賒飼料,經過努力帶領和帶動了周邊廣大農村婦女發展養殖致富,發揮了基層黨員的“雙學雙比”模范作用,合作社社員由最初的29戶發展到了90戶,說起她沒有人不豎大拇指,大家伙都愿意跟著這樣一個進取,踏實,誠信的人干。
 
  經過半年的考查選址,2012年4月,占地96畝,投資千萬元,豬舍面積超過一萬平方米的新養殖場在三合鎮新莊村開工建設,經過緊張的施工,到2012年11月,豬場投入了生產。現在,場內母豬睡上了產床,育肥豬睡上了發酵床,保育舍有了保育床,配種時采用人工受精技術。她要走科學養殖的路子。確實,她的養殖場被國家評為“標準化養殖小區”。
 
  目前,她已經和養殖場周邊富硒土壤地區的農戶協商,以“農戶+合作社”訂單種植的方式種植富硒飼料,合作社將農戶的飼料按合同收購,然后統一加工。豬在采食富硒飼料時,自然吸收硒元素,最終生產出健康的富硒豬肉。富硒豬肉的開發,將會帶動約120戶種植戶,100多戶養殖戶走上高收益、高附加值的精深農業發展之路。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