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藍莓在玉溪市澄江、華寧等縣多地種植,具有較高經濟價值。而藍莓種植施用化肥少、農藥少,需水也少,在保護撫仙湖“四退三還”的大環境下,目前已建成一個百畝藍莓規范化種植示范基地。
算算賬 小藍莓身價不菲
小Q走進澄江縣高西社區發現,這里的藍莓地全部采用滴灌技術。據悉,進入豐果期后更是幾乎不用化學肥料,最高畝產值可到10萬元。
去年,當地藍莓種植已經達到2200畝,今年計劃還要增加2000畝,加上原先幾年種的1200多畝,預計將達到5200多畝。
用肥少 不會污染撫仙湖
左所社區10組的孫林是遠近聞名的藍莓專業戶和專家。他告訴小Q,近兩年來種植藍莓每年都有十多萬收益。他還先后到貴州、浙江、江蘇、山東考察,最后從引種青島的一個品種開始,慢慢地有了30多畝藍莓地,又賣苗又賣果。“我們這有燦爛、米思提、夏普藍、奧尼爾4個品種。”孫林說,他目前栽種的一個早熟品種可以從四五月一直采摘到11月,比北京等地上市要早兩個月。
據當地農業部門介紹,玉溪目前大力引導藍莓種植,因藍莓生長要求土壤有較高有機物,不產生農業有機廢棄物丟棄在河道,因此不會污染河道及撫仙湖。
春城晚報 首席記者 李繼升 通訊員 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