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鎮三板村自成為珠海市創建幸福村居示范村以來,確立了以水做文章的發展之路,重點建設沿河景觀帶并著力發展“水產養殖特色產業”,目前幸福村居“特色水鄉第一村”風貌已經初具規模。
三板村的水產養殖大戶張文全已經在村里從事魚蝦養殖十幾年了,養殖的是當地的特色水產品草鯇魚和南美白對蝦,他向我們介紹說,由于新建了魚塘邊的這條水產運輸路,所以現在魚蝦不僅銷售得好,價格也提高了。
三板村養殖戶張文全:“ 以前的路是爛的,爛泥一條(路),搞得路不好走啊沒有車過來收我們的蝦苗。夏天搞好這個路了,很多車進來,搶貨了,價錢就高一點咯,每斤魚增多了一塊錢以上,那兩萬斤增長了一塊錢,差不多一年增長了兩萬塊以上了。”
張文全說的路就是今年三板村新修建的水產運輸路—-幸福路。目前長15公里的幸福路建設已經全部完工,三板村成為我市209個村居里率先實現農田道路全部硬底化的行政村。在極大方便村民生產、生活和游客的休閑觀光旅游的同時,農民收入也將進步一增加。
記者王玥:“在此處創建幸福村居的工作中,三板村對一河兩岸的整治,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我現在所在的這里,是剛剛修建完成的親水平臺,而我身后這里是長二百米的沿河棧道。三板村通過對一河兩岸的整治和沿河景觀的修建,來打造特色的農業休閑旅游。”
三板村是由河涌圍合而成的小村,水鄉風貌特色鮮明,村民大多依水而居,由于沒有工業區,該村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原生態的自然環境。三板村以開發休閑農業,拓展鄉村旅游為主線,重點整治一河兩岸嶺南水鄉風情帶,包括清理河道和兩岸雜物,危橋改造,建設景觀小品,同時對河道兩側的臨水空間進行整治,設計60棟民房。目前工程已經過半。
三板村支部委員王興斌:“下一步我們打算積極引入社會力量,跟市區的文體旅游局還有攝影協會合作,在三板村建立,田園風光的攝影基地和垂釣基地。所有的這些工作將在明年上半年完成,屆時我們打造的這個特色農業觀光旅游,也將初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