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7年,湖南漁業生產加快轉型升級:稻魚共作、休閑漁業、健康養殖漸成“氣候”,引領“魚米之鄉”邁向高質量發展。
據湖南省畜牧水產局匯總,2017年湖南省水產放養面積51.9萬公頃,比2016年增長4.4%;水產品總產量預計275萬噸,漁民人均年純收入預計16113元,同比穩中有增。從2017年全年看,水產品市場價格好,2017年上半年4大家魚價格普漲。
稻魚共作成為最大亮點。2017年,湖南省稻魚綜合種養面積達到314萬畝,比2016年增長了52.4%。湖南省支持稻魚共作資金近億元,南縣、大通湖等地推廣稻蝦共作,農民每畝增收逾3000元;綏寧、祁東等地推廣“稻鰍共生”模式,田里種稻、水中養鰍、架上結瓜;環洞庭湖區還涌現出“蓮魚”“稻蛙”“稻鱉”等模式,種養增收效益好。
休閑漁業加快三產融合。2017年,湖南省有長沙千龍湖等3個公司成功創建國家級休閑漁業主題公園,柳吉觀賞魚等5個單位成功創建全國休閑漁業示范基地。湖南省上規模的休閑漁業企業發展到4049個,產業鏈涵蓋一二三產業,2017年共接待游客3590萬人次,休閑漁業產值近50億元,解決就業5萬多人。
健康養殖確保“舌尖上的安全”。2017年,各地推進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湖南省已有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374家,打造出南縣漁家姑娘小龍蝦、大通湖大閘蟹、華容東湖胖頭魚等一批“放心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