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珍稀蘑菇,售價高,市場需求相對較小。如何避免銷售難?在重慶,有個叫許云華的小伙子開動腦筋,讓一朵蘑菇有四種賣法。巧妙創意加上自動化種植,讓年產值翻了翻,年收入1.8億元。
價高時 批發賣鮮菇
許云華介紹說,茶樹菇、白靈菇、秀珍菇、杏鮑菇等高檔品種“嬌貴”得很,如果采用人工管理,僅溫濕度調節一項工作就需要大量人手,成本很高。
為此,他在蘑菇大棚“車間”配備了一整套電腦控制系統,可以隨時調節里面的生長環境。此外,蘑菇基地還配備了操作間、接菌室、育菌庫等,從配料到發酵再到培育,所有工序由機器操作,省心省力。
目前,許云華有10間出菇房,每間放了7000多袋菌包,每天能摘2000多斤鮮菇。許云華說:“這些技術讓我在蘑菇價高時能保證批發供應,穩住了市場。”
辦工廠 加工小食品
珍稀食用菌的鮮銷需求量很不穩定,每天產出這么多,萬一賣不完怎么辦?
許云華的辦法是,投資10多萬元,引進全自動生產線,對蘑菇進行深加工,做成小休閑食品。同時,他注冊商標,開發出30多個種類,鮮蘑菇在他手里搖身一變成為小食品,利潤比鮮銷高了50%以上。
做盆景 好養又好吃
前不久,江津城區出現了一種“迷你型”蘑菇盆栽,漂亮的花盆里放入菌絲,并填充了足量的稻草、木屑等菌料,買回家養段時間就能見到白靈菇、茶樹菇、杏鮑菇等珍稀食用菌一天天長大。
這正是許云華的第三種賣菇方法。
開農家樂 設菇宴攬客
“這里的蘑菇宴,有特色,很鮮美……”,在許云華開的農家樂里,400多名城里來的客人品嘗著鮮香可口的全菇宴,贊不絕口。
“蘑菇富含高纖維,幾乎沒有熱量,這里山清水秀,交通便捷,農產品富硒,再加上我們江津擁有‘中國長壽之鄉’這塊金字招牌,很適合發展休閑觀光農業。”許云華介紹說,去年他們在基地開設農家樂,引來山泉,擴建水塘,利用種植蘑菇后的廢棄料種植無公害蔬菜、糯稻,吸引城里人來此自己采摘蘑菇、垂釣游玩。特別是純天然的全菇宴,很受市民歡迎。據統計,農家樂去年開業以來,已累計接待顧客6萬多人次。
小農菌語:
不管你現在經營的是什么產業,只要愿意開始,不斷的創新。像主人公一樣把思維放開、放大,也許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