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中國工程院官網公布兩年一度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衡陽市衡陽縣曲蘭鎮界西村走出的鄒學校增選為院士。“辣椒大王”鄒學校是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的第二位院士,第一位院士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963年,鄒學校出生在衡陽縣曲蘭鎮一個農民家庭。高考,改變了鄒學校的命運。成為湖南農學院的大一新生后,出身貧寒的鄒學校刻苦攻讀。參加工作后,鄒學校先后獲南京農業大學農學博士學位和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
30余年來,鄒學校和他的團隊建成了我國最大的辣椒種質資源庫,創制出應用范圍最廣的骨干親本。上世紀80年代團隊率先系統開展了辣椒種質資源研究,30多年來,收集和保存國內外辣椒種質資源3219份,建立了我國數量最多的辣椒種質資源庫。通過系統評價,篩選出426份優異種質資源,被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等省的湘研、興蔬、永利、長研、贛椒、蘇椒、皖椒等國內十多家育種單位廣泛直接或間接應用。鄒學校和他的團隊還通過系統研究辣椒與甜椒變種間雜種優勢,培育出優勢強、風味獨特的微辣型辣椒新類型,現已成為我國鮮食辣椒的主要類型。鄒學校研發的辣椒品種在烏干達等國家廣泛種植。
產學研相結合,注重實踐,注重產業化是鄒學校科研之路的一大特征。鄒學校在研究辣椒之中曾對口扶貧國家級貧困縣瀘溪縣20年。20年來,推廣了興蔬301、興蔬皺皮辣、博辣紅麗、博辣紅牛、博辣紅艷、博辣5號等辣椒品種10余種。瀘溪縣把帶領農民脫貧致富的路子瞄準在這小小的辣椒上,大力推進“產業富民”戰略,發展辣椒等特色產業,在瀘溪縣小章、白羊溪、興隆場、潭溪、洗溪、解放巖等鄉鎮推廣種植辣椒。
鄒學校在辣椒優異種質資源創制、育種技術創新、新品種培育等方面取得了系統性、創造性成績,帶領團隊育成我國栽培面積最大的系列辣椒品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和省部級一等獎2項,出版學術著作16本,發表學術論文160多篇。
鄒學校現任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研究員,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兼任中國園藝學會副理事長,辣椒分會會長;《長江蔬菜》等多部學術刊物編委;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