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地處渤海之濱,萊州灣畔,海岸線108公里,海產品豐富,素有“魚米之鄉”之稱。特別是近年來,為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水產養殖業迅速發展,但隨著國外食品衛生標準等要求的提高,水產出口也遭遇瓶頸。面對企業困難,萊州檢驗檢疫局發揮優勢、主動作為,指導幫扶更多魚種走出國門、開拓海外市場。目前,萊州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石鰈魚出口基地,斑石鯛、云紋石斑、半滑舌鰨成功訓化,苗種和成魚已經批量出口。今年1—8月份,萊州口岸出口石鰈魚達到500噸,同比增長55%。
食品安全亮紅燈 “山重水復疑無路”
近年來,各國技術性貿易壁壘不斷加強,包括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韓國新的食品安全法、歐美新的食品衛生標準的出臺,出口食品農獸藥殘、微生物、重金屬等食品安全問題不斷被國外通報,國內養殖魚“嗑藥”事件、檢出呋喃禁用藥問題一度甚囂塵上。國外通報和國內的負面報導給我國水產養殖業造成很大影響,萊州企業也損失慘重、發展困難。不少企業在出口過程中都被檢出孔雀石綠、氯霉素等問題,造成出口量大幅下滑、國外市場大幅萎縮,甚至面臨著停產倒閉的危險。面對愈發嚴格的食品安全標準,萊州水產企業何去何從,是艱苦維持,還是停產轉行,還是突破瓶頸、另辟蹊徑?一道難題擺在企業面前。
標準養殖助發展 “柳暗花明又一村”
面對難題究竟該怎么辦?“企業的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萊州檢驗檢疫局分管負責同志說,“我們不能放任企業面臨困難而不管不顧,要主動幫助企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尋找發展出路”。萊州局動植檢科工作人員積極與轄區骨干企業明波水產、國震水產等溝通聯系,全面了解了企業在出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經過深入調研,萊州局工作人員認為,企業要發展就必須改變以前粗放式養殖模式,必須打造現代化、標準化的養殖模式,否則就必將被市場所淘汰。這一觀點也得到了企業的高度認可。但模式怎么轉換呢?萊州局又第一時間邀請專家給企業講座,召集企業負責人外出參觀學習,為企業技術人員培訓養殖技術、魚病防治以及用藥用飼要求等,提升人員素質,提高管理水平。同時,嚴格按照質檢總局出口水生動物養殖場注冊標準條件,指導企業對養殖場進行備案。檢驗檢疫工作人員深入到養殖場,強化源頭管理,與企業共同把好育苗、飼料、水質關。幫助企業建立水生動物衛生防疫、疫情報告、養殖、藥物使用等各項管理制度。全面了解國外信息,根據產品特性和進口國家對水生動物疾病相關要求,開展風險評估。結合水生動物疫病監控計劃,對出口養殖活魚疫病項目實施布控,降低產品風險。,加強檢疫監管,構建風險分析、過程監控、產品溯源、分類管理與出口前檢驗檢疫相結合的檢驗檢疫監管體系,實現全過程有效監管,確保養殖場首次及后續出口的養殖活魚完全符合我國及出口國家、地區要求。目前,萊州已經有7家養殖水生動物注冊企業,年出口水生動物達600萬美元,2017年出口批次、貨值、數量同比增長58%、24%和50%。
科技創新促提升 “動能轉換譜新篇”
新舊動能轉換是當前傳統產業長遠發展的必由之路。“做最具創新力的水產企業”,這是萊州明波水產有限公司的企業戰略。該公司是以名貴魚類育苗、養成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先后聯合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對野生的半滑舌鰨、斑石鯛、云紋石斑成功馴化,從規模化人工繁育到規模化人工養殖成功。在管理方面,萊州局指導企業嚴格按照國外產品標準進行科學養殖,引進高科技技術保證養殖安全,例如該公司采用的循環水系統是應用生物凈化的方式,不添加任何藥物處理,確保水質安全;再是該公司將循環水與網箱相結合,創新實現“陸海接力”養殖新模式,構建從苗種培育到養成到終端銷售的一體化運營,整個養殖過程可控、可追溯、無藥殘。日本、韓國客商紛紛簽訂采購合同,目前已經實現了斑石鯛、云紋石斑、半滑舌鰨的成魚和魚苗出口韓國、日本,出口量逐年上升。2017年上半年,韓國官方到該企業進行檢查,韓國官員對于明波水產的高科技養殖技術、標準化管理給予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