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上午,青島市王哥莊街道黃山社區碼頭前,一艘艘捕撈海蜇的漁船滿載而歸,一片忙碌景象……據了解,這里的海蜇已經開捕,由此拉開今年海蜇捕撈季帷幕。“海蜇捕撈季從小暑開始,到8月底結束,持續近兩個月。”黃山社區主任林先隊介紹道,從海上到岸上,這個有名的海蜇專業村將開啟一連串好戲。
嶗山區王哥莊街道黃山社區由于近海,這里的漁民駕駛小船從碼頭到捕撈區域只需要15分鐘,保證了海蜇的上岸及捕撈時間,一般出海一趟兩個小時,每天三趟,每趟出船捕撈海蜇1000公斤,“社區現有捕撈海蜇的漁船20艘。”林先隊介紹,一般情況下一艘船一天要出海2-3次,每天黃山社區的海蜇捕撈產量達6萬公斤,王哥莊街道的海蜇產量每天達25萬公斤,近兩個月下來,從事海蜇捕撈及加工銷售的村民能掙下一筆辛苦錢,大約人均在6萬元以上。
海蜇捕撈后的加工處理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游戲”,海蜇被打撈上船后,漁民們接著在船上對海蜇進行手工分離,分成海蜇皮、海蜇里子等,忙得汗流浹背,“這都是因為要獲得一樣好東西——海蜇里子。”村民林澤儒告訴記者,海蜇里子必須在捕獲海蜇后盡快分割出來,否則隨著海蜇死亡,海蜇里子也會很快變質,無法食用……他介紹道,正因為離海蜇產區近,在這個漁村可以保證剝下的海蜇里子能夠食用,而剝下海蜇里子的海蜇皮又干凈,保證了海蜇系列產品的新鮮度與干凈度,這也是黃山海蜇區別于其他地方海蜇的一大特色!
據了解,在黃山,由于海蜇各部位的經濟價值不同,都是把海蜇分著賣的,尤其是沙蜇,要分成5個部分賣。海蜇一上岸,海蜇宴就成了農家宴的主打菜。“黃山海蜇宴”名揚島城,享譽全國,黃山社區被譽為“中國特色海蜇第一村”,和這道“海蜇宴”有很大的關系,傳統的“黃山海蜇宴”總共有10道菜,主要以海蜇里子炒白菜、海蜇腦子炒雞蛋、海蜇涼粉、海蜇爪子燉瓜等廣受歡迎,為當地農家宴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