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入收獲期,每天就收入上萬元,各地催要的電話還響個不停。位于葉縣田莊鄉的平頂山市頃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甜瓜基地內,總經理張順稍稍喘了一口氣,因為當天摘出來的500多箱“羊角脆”只剩下80箱左右了。“剩下這幾十箱不愁賣,剛接到電話,還有人朝這兒趕呢。”他說。
“羊角脆是張順引種成功的一個甜瓜品牌,也是他成功轉型的標志。”田莊鄉副鄉長辛要東說。
今年46歲的張順是田莊人,從部隊復員后,曾經外出打工。2010年,他帶著打工掙來的錢,回到了家鄉。在當地1212引導下,他開始建大棚、種蔬菜,成了第一批“吃螃蟹”者。那時,種番茄、黃瓜也讓他收獲頗豐。
近年來,隨著大棚蔬菜種植面積的擴大,蔬菜的利潤不斷變薄,如何轉型發展,田莊鄉黨委、鄉1212思考著,張順也在思考著、尋找著。
2013年,張順偶然聽說種植被稱作“羊角脆”的甜瓜收益不錯,每畝產量上萬斤,每斤價格在兩三元錢以上,最高能達六七元。
羊角脆到底長啥樣,口感如何?張順與田莊鄉的一位負責人一起到外地考察學習。當年,他帶回了羊角脆、綠寶兩個甜瓜品種,開始試種。試種成功后,他又開始做品質提質試驗。經過比較,他最終選擇了羊角脆。
2014年,他發展羊角脆20余畝,因為種植方法不得當,沒有達到預期產量。他依托國家“陽光工程”,不斷參加各種農業培訓,深入掌握羊角脆種植技術,并且獲得了三級農業技術員的資質。2016年,他開始大面積種植。為了節約成本,他自己嘗試育苗,光種子就花去7萬多元,最后終于育苗成功。
為了擴大銷售,他成立了一個名為“羊角脆品鑒”的微信群,現在群里有上百人,每天互通羊角脆生長、銷售情況,他還專門請來會攝影、攝像的朋友到園里,為他的羊角脆拍宣傳片,利用各種媒體宣傳。現在,他的羊角脆名聲大震,各地買瓜的人電話不斷,甚至有朋友要讓他將瓜快遞到北京、廣州等地,作為家鄉禮物送給朋友。
目前,張順種植4個大棚的羊角脆,共71畝,本周以來,第一茬瓜進入集中收獲期,每天平均收獲4000公斤,每公斤5.2元。“只要天氣不出現異常,今年大幅盈利不成問題。”張順說。
張順說,下一步他要繼續擴大羊角脆種植規模,還要提升大棚的檔次。早在去年,他的大棚就用上了物聯網,他還想繼續升級物聯網,搞蔬菜瓜果無土栽培。距離該瓜果基地不足500米就是正在建設的平葉快速通道,張順計劃借助這一時機,建設立體種植采摘大棚,搞集觀光、采摘、餐飲于一體的農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