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陳觀水,在英德市九龍鎮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作為九龍鎮最早推廣沙糖桔的種植大戶之一,陳觀水可以說是推動了整個九龍鎮沙糖桔的產業發展,帶動無數農戶致富。
在新一屆“兩委”換屆選舉中,陳觀水獲得高票推薦,順利當選為該鎮金雞村黨總支部書記和村委主任。盡管上任不久,但他心中對金雞村的發展已有一個初步的思路:將金雞村打造成“農業公園”,發展生態旅游和農產品深加工。
用“發展”思路化解村中矛盾
陳觀水是九龍鎮沙糖桔種植的引領者。早在1999年,他在四會市務工時接觸到當地的沙糖桔,經過考察學習后,陳觀水回到九龍鎮種植了2000棵果樹。2004年,第一批沙糖桔收成,銷售了10萬斤、20多萬元,成功賺下第一桶金。消息傳開后,當地不少農民開始向陳觀水取經。為了將資源整合,2005年,陳觀水成立了九龍鎮農惠砂糖桔專業合作社,當地的沙糖桔產業可謂如日中天,發展形勢一片光明。
在陳觀水的帶動下,當地不少村民致富增收。他作為合作社黨支部書記,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帶領廣大黨員群眾開展土地整理,助力該鎮土地整合、流轉,同時大力發展“合作社+經濟社+農戶”的農業合作模式。去年,合作社社員總收入6000多萬元,純收益2000多萬元;合作社收益160多萬元,純收益30多萬元,在廣大黨員群眾中樹立了良好口碑和較高的威信,為他當選為村支書后處理村中事務提供了不少便利。
“村民大多思想比較守舊,在處理村中事務、化解群眾的矛盾時,要用‘發展’的思路和做法。”陳觀水告訴記者,雖然他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但如果村中發展建設時涉及到群眾利益,部分村民反對的聲音仍舊會很大。“例如土地整合、建設旅游大道等問題,你要做出一個成功的例子,讓村民看到這樣做了會有哪些好處,他們思想才會變通。”在九龍鎮建設旅游大道時,曾有一段路需要拆除金雞村一位村民的舊舍,該村民意見很大,一直反對拆遷,不與村干部溝通。為了做通這位村民的思想工作,陳觀水一旦夜晚有空,就去他家“蹲點”,為他講解建設旅游大道對金雞村的好處,建好后又有著怎樣的發展機遇,連續一個月的“硬磨軟泡”,這位村民思想終于通了。“多次找他的親戚朋友對他作思想工作,后來他也意識到會阻礙整條村的發展,不愿做村里的‘千古罪人’。”陳觀水說。
農業、旅游、深加工金雞發展將“三步走”
得益于多年從商的經驗,陳觀水對金雞村的初步發展有著明確思路。“金雞村的發展將三步走,首先是打造農業公園,第二是農產品對接市場、超市,三是農產品深加工。”陳觀水告訴記者,金雞原本是九龍鎮沙糖桔種植大村,自從沙糖桔受黃龍病侵害后,該村不得不走上產業轉型的道路。但種植什么,村民也沒有想法,都處于觀望態度。
為了扭轉局面,陳觀水充分利用合作社的資源優勢,引進了一大批如鷹嘴桃、澳洲堅果、蘋果棗等新型農作物,并且合作社先試種,帶來收益后再進一步推廣。“合作社經過多年的發展,也積累了一定的市場資源和信息,銷路方面基本不成問題。”目前,金雞村已種植鷹嘴桃500畝、澳洲堅果500畝、蘋果棗200畝,還將逐步發展黃枝子、金銀花等作物。
金雞村位于省道S348線旁,區位優勢明顯,生態農業觀光游也是陳觀水看重的一大發展方向。“我們計劃把金雞村上萬畝的土地和山地分片分區,逐步形成農業一村一品的格局,在各個區域發展農家樂、休閑娛樂等項目,從而帶動農副產品的銷售。”陳觀水透露,目前金雞村正準備打造一個占地12畝的農產品深加工廠,功能包括稻谷烘干、豆制品生產以及蔬菜、干果深加工等,用于對接鄉村旅游和農產品市場,“其實農村、農產品都有發展前景,只要創新思路,找準路子,相信全村的小康夢正在實現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