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俊,酉陽自治縣板溪鎮三角村9組村民。日前,記者來到這里,看到他和妻子張小紅正在把一群牛從牛欄里牽到外面院壩水池喂水。
貸款買來12頭牛
“我沒有手藝,只能出門打工。”劉玉俊說,前幾年為了孩子上學的費用,他四處找活干,很辛苦但收入并不樂觀。2015年,村支兩委干部動員劉玉俊搞養殖。
“這里居住的人少,荒山草坡多,比較適合搞養殖。”三角村黨支部書記冉東貴說,單靠劉玉俊打零工送兩個孩子上學很困難,必須要找到一條長久的脫貧產業。
劉玉俊想養牛,但啟動資金從哪里來是他最焦慮的事情。
“這個你不用擔心,貧困戶可以貸款。”冉東貴幫著劉玉俊完善貸款資料。很快,劉玉俊就貸到了3萬元錢,買了12頭小牛仔。 2015年底,劉玉俊養牛計劃順利實施。
家里來了技術員
養殖并非一帆風順,牛買回來不久,就因病死了2頭。
就在劉玉俊焦頭爛額的時候,重慶市畜牧科學院高級獸醫師、三角村的科技特派員唐建安走到他家里,對他進行技術指導。
“唐教授人很好,養牛技術全靠他。”說起唐建安,劉玉俊滿是感激。他說,唐教授每個季度都要到村里來一次,每次都要到他家里來指導,同時留了電話,囑咐他遇到問題就及時打電話聯系。
此后,在養殖過程中,無論遇到什么問題,劉玉俊都會第一時間給唐建安打電話,而唐建安也會及時解決。
據劉玉俊介紹,今年4月11日晚上,一頭母牛下崽,妻子直接磨豆漿喂母牛,誰知母牛吃了豆漿后肚子開始脹氣喘不過來氣,眼看問題越來越嚴重,他想到給唐建安打電話。
“那時已經是12點過了,唐教授早就休息了,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打了電話,沒想到他很快就接了。”劉玉俊說,在電話里他向唐教授說明了情況,唐教授讓他用煙葉加酸水加炕上的塵土喂給母牛,喂一次就好了。
“他的方法大多是簡單的土方法,不花錢、效果好。”劉玉俊說,有唐教授作技術保障,養殖更順利了,目前已發展到了19頭牛,再也沒有出現過損失。
脫貧致富兩不愁
作為三角村的科技特派員,唐建安不僅為村里的養殖戶進行技術培訓,去年還為村里的貧困戶送來了8頭榮昌種豬,劉玉俊得了兩頭,如今已發展到5頭肥豬。
“這些母豬在八九月份就可以配種產仔了。”劉玉俊說,這也將給他家帶來一筆不少的收入。“下半年再計劃賣4頭牛,預計收入4萬元,年底把貸款全部還清。”劉玉俊說,通過搞養殖,家庭面貌得到了逐步改善,不僅順利脫貧了,日子也過得越來越紅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