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正好,微風不燥。來到靈山縣百年荔枝(核心)示范區三海街道龍武片區,到處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昭示著現代農業發展的廣闊前景。
近日,在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認定的第三批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中,靈山縣百年荔枝(核心)示范區名列其中。該縣是遠近聞名的“中國荔枝之鄉”,全縣荔枝種植面積55.53萬畝,年產量12.5萬噸,荔枝產業已成為促進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企業發展、社會進步的致富奔康幸福果。
龍頭企業進駐,現代科技打造高效農業園
百年荔枝(核心)示范區位于縣城西郊約8公里的三海街道龍武片區,省道邕浦二級公路和縣道江北公路貫穿而過,交通便利。示范區由核心區、拓展區、輻射區組成,總面積26997畝。其中,核心區包括龍武農場區域,三海街道新大塘村委頭步江村、格木突村,梓木村委汶井塘村、石子嶺村,連片面積5598.3畝;拓展區包括三海街道新大塘、石龍、獨嶺3個村委,連片面積9442.65畝;輻射區包括三海街道梓木村委梓木塘村、新村、高山村、獨石塘村、上江村,大塘村委,連片面積11956.05畝。
為擴大經營規模,提高資金、科技投入,該縣將核心區項目列入縣招商引資內容。“荔鄉天然果酒廠、錦泉生態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以及鹿生源鹿業開發有限公司已在示范區運營,我們還成功引進靈山縣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靈山縣龍三錢食品有限公司等兩家自治區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進駐示范區。”山縣農業局副局長梁毅說道。
該縣全面推進“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經營,實行統一農資供應、統一技術規程、統一生產標準、統一產品質量、統一品牌銷售“五統一”的產業化經營,強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引導示范區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核心區農戶大部加入合作社,以農業龍頭企業為帶動,以合作社、家庭農場為經營主體,荔枝產業鏈延伸得到扎實提升。
農工貿旅一體化,特色經營破解關鍵環節
“荔枝成熟期比較集中,以前都是靠線下銷售,銷售期短,去年我們已經利用電子商務,提前開展線上預售,收益比較明顯。”靈山縣商務局副局長何文洪介紹。
延長銷售期,提升荔枝附加值,解決了荔枝銷售這一關鍵環節,該縣集合優質果生產與加工、荔枝資源保護與開發、良種良法試驗與推廣、果園休閑與觀光、荔枝文化挖掘與展示等元素,以核心區建設為重點,以百年桂味園、百年香荔園、荔枝良種良法展示園、千畝荔枝標準園、荔枝科普文化長廊、荔枝文化展示館為承載,以基礎配套化、經營組織化、裝備設施化、生產標準化、要素集成化、特色產業化為抓手,進一步推進荔枝生產基地、加工轉化率、“互聯網+”現代農業、休閑觀光農業、生態鄉村建設、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等幾大元素的建設,把示范區打造成農工貿旅一體化、產加銷服一條龍的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促進農業產業鏈整合和價值鏈提升,高起點、高標準推進建設工作。
鞏固特色產業化,引領現代農業再造秀美家園
走進百年荔枝園三海街道龍武片區,嶄新的入院大門、寬闊的停車場,遮陽亭下三三兩兩的游客嬉笑打鬧,觀景臺上的游客紛紛拿起相機,記錄這美好的畫面。“這里環境很好,交通方便,科普文化長廊還有圖文并茂的荔枝文化展示,孩子在這里也了解到不少荔枝文化。”周末在示范區游玩的李先生說道。
荔枝園(核心)示范區的建設有效地帶動了當地農民群眾增收。目前,核心區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806元,比拓展區高10.62%,比輻射區高15.49%,比所在鄉鎮高20.48%。核心區的建成,引領傳統荔枝產業提檔增效,形成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載體、促進靈山農業現代化提質提速的有效平臺,夯實了全縣人民齊心協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信心和決心。
梁毅表示,下一步該縣將加快現有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引進和培育有實力、有活力、有效益、有形象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同時進一步推進示范區機制創新,進一步發揮示范區的“示范性”,通過點亮現代農業示范區的“一盞燈”,照亮全縣現代農業發展的廣闊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