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幾天,北侖小港新野瓜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汪貴章忙得不可開交,新引進種植的羊奶果,有望在明年春天投產。“羊奶果對環境適應性強,果實美味可口,而且根、葉、果實都可供藥用。”
汪貴章是北侖農業科技的領軍人物,10多年來,他引進種植甜瓜、葡萄、獼猴桃、火龍果等水果,研發新品獲不少獎項。談起農業科技創新,汪貴章很有心得。“一個品種的引進,需要花好幾年時間去摸透它的習性。”汪貴章說,在理論知識上,自己與農科院專家經常交流,而在實踐經驗上,則跟同行的朋友一起不斷摸索。
2010年,汪貴章開始種植紅陽獼猴桃,次年就掛果。許多農民在他的帶動下也開始種植葡萄和獼猴桃,增收明顯。
去年,汪貴章給自己60多畝的葡萄套上了超薄無紡布微孔透氣袋,這不但能保證葡萄的口感和品質,而且能降低農藥殘留量。他介紹,從去年的嘗試來看,好處多多,“農藥殘留少了,品質提高了,更安全健康,而且在包裝運輸過程中的損失也減少了。”
從西瓜到甜瓜、葡萄再到獼猴桃、三葉木通、火龍果,汪貴章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來。經過14年的努力,合作社以準確的市場定位,產業規模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同時也實現了水果的本土化,滿足不同市民的口味需求。
“以往單一品種,單一規格的傳統種植模式,上市時間集中,容易滯銷,市場風險大。現在我基地里有七八種精品水果,層次比較豐富,一年四季都有水果產出。”汪貴章介紹,目前他擁有標準化高效設施瓜果基地200畝,其中智能化控制生產基地100余畝。“目前我基地只有一半投產,年產值在170萬元左右。”
如今,汪貴章的基地成為寧波市“百佳精品果園”,他本人還被聘為北侖區“雙學雙比”幫扶組專家。去年6月,他光榮當選“浙江省農業科技突出貢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