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陽縣優化資源配置,通過創建移民芒果生產示范基地、打造芒果產業扶貧示范區等,擴大芒果種植規模。同時引進培育龍頭企業、加強流通體系建設等,形成一個芒果產業扶貧鏈,帶動了一批批貧困戶脫貧致富。
壯大種植規模,貧困戶參與種植脫貧一批。近年來,該縣在鞏固原有種植面積的基礎上,將種植面積向南北兩翼山區擴展,引導群眾將一些原來種植其他作物經濟效益低或導致土質退化的土地改種芒果;鼓勵常年外出的果農有償轉讓果園經營權,促進果園向經濟能人和種果大戶、水果龍頭企業集中;出臺《田陽縣水果苗木補貼辦法》等配套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調動了農民種植芒果的積極性。同時,加大資金投入,在苗木生產、山塘水窖建設、高效節水項目建設等進行統籌安排,促進芒果產業發展。2014年以來,該縣財政共投入資金1億多元用于芒果產業發展。到2016年全縣擴種芒果15萬畝,總面積達38.3萬畝,參與種植的貧困農戶3000多戶。
創建移民芒果生產示范基地,生態移民脫貧一批。把芒果作為扶貧主導產業,從“輸血式”扶貧轉變為“造血式”扶貧。如扶貧狀元莫文珍,從1987年開始,帶領尚興村16戶83人到那坡鎮那馱村的荒坡上開荒種芒果210畝,經過近10年的摸索和苦干,果園碩果累累,芒果樹成了“搖錢樹”,村民因此脫貧致富。政府順勢加大投入力度,先后規劃建設了右江河谷的平旺、綠務等13處移民安置點,在政府的引導下,尚興村已有225戶1135人到易地開發點承包開發荒坡種植芒果。目前該村芒果種植示范基地已擴大到了3200多畝,去年該村僅芒果產業實現收入近千萬元,全村人均純收入達8520元,芒果已成為全村增收富民的支柱產業。
加強流通體系建設,勞動就業脫貧一批。該縣把發展現代物流業作為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切入點,加大商貿物流市場的引進建設,規劃建設了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中國—東盟現代農業物流園等。目前,除了百色—北京果蔬專列,田陽還建成了農副產品綜合批發市場、三雷老韋物流、壯鄉河谷公司、中國—東盟現代農業物流園等具有大規模冷鏈的物流企業,全縣擁有凍庫近10萬立方米,冷藏運輸車10余臺,總運力215次/噸。目前芒果產業已形成完整的“種植—收購—包裝—運輸”鏈條。每年為貧困戶提供將近2000個就業崗位。
引進培育龍頭企業,帶動發展脫貧一批。近年來,該縣以 “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市場+合作社+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經營模式發展芒果生產,通過企業、合作社把種植規模小的果農及種果專業戶組織起來統一生產經營,實現產供銷一條龍、農貿一體化經營模式,推進全縣芒果由傳統生產方式向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經營模式轉變,不斷增加農民收入。到2016年,該縣擁有芒果龍頭企業6家。有芒果專業合作、家庭農場49個,貧困戶入社農戶100多戶,輻射面上農戶3萬戶。
打造芒果產業扶貧示范區,入股分紅脫貧一批。該縣創建了總投資為26.6億元的20萬畝標準化現代農林立體觀光生態扶貧產業核心示范區,分三期開發建設。目前一期核心示范區已經完成土地流轉5000多畝,進行梯帶開挖1000多畝。示范區通過流轉土地,探索“平臺助推、金融扶持、帶資入股、固定分紅、勞務增收”的發展模式,吸納貧困群眾投入參與示范區經營管理。示范區建成投產后,可帶動約1000戶貧困戶發展增收產業,有效解決移民搬遷、務工就業、產業覆蓋、持續增收等問題。目前一期已完成芒果種植任務,有4437戶貧困戶入注資金參與園區的經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