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一只鵝苗13元,拋去人工、飼料等成本,養殖80天后,每只鵝可以獲得凈利潤10元錢,去年一共養殖5000只,獲利達到5萬余元。”鄂溫克旗溫都爾嘎查牧民吳玉良掰著手指對記者說。
鵝苗萬一路上死了怎么辦?養大后沒有人收購又該如何處理?面對記者的提問,吳玉良笑著擺手說道:“這些都不用擔心,商家對運輸當中的死亡情況全部負責,鵝苗也是人家打好疫苗并且飼養了半個月,基本不會發生大批死亡的情況。出售就更加不用愁了,在購買鵝苗的時候,已經同商家簽訂了回購協議,不過,商家的回購價會稍低于市場價,出售時還可以用更高的價格賣給其他人,獲得更大利潤。”
近幾年,牧民吳玉良由于牛羊養殖經營不善賠了20多萬元,變成了貧困戶。2016年,正在他苦于無法脫貧一籌莫展的時候,溫都爾嘎查嘎查達帶領另外一戶貧困戶和一戶下崗職工家庭,與他合作開辦了一家大鵝養殖場,初期投入資金15萬元,建起了2座簡易棚舍,又從外地購進了5000只鵝苗。吳玉良和另外一戶貧困戶負責大鵝的喂養,每個月還有3000元的工資。
今年,吳玉良他們打算新建一座正規彩鋼鵝舍,再購進2萬只鵝苗。鄂溫克旗有關部門已經給他們聯系了外地企業的技術人員,為大鵝養殖場的發展壯大提供了技術保障。
近年來,在鄂溫克旗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指導、扶持、規范下,該旗像吳玉良他們這樣的牧區合作經濟組織如雨后春筍般發展壯大,截至目前,該旗已發展牧民專業合作社505家,注冊資金達46089.95萬余元,入社成員4025人,這些合作社正帶領當地牧民依靠科技、規模、效益鼓足錢袋子,摘掉窮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