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明媚的陽光讓大地充滿了春的氣息。在沙坡頭區興仁鎮團結村養殖大戶田廣虎家的羊圈里,年前入欄的200多只育肥羊正在那吃著草料,個個膘肥體壯。
“這些羊入欄的平均價格是400塊錢一只,現在能賣到500塊錢左右,喂上一個月, 一只羊能凈賺50塊錢左右。”田廣虎頗為自豪地說。
田廣虎一家去年養羊的毛收入超過了40萬元。在他的帶動下,同村不少村民依著老田的路子,依靠扶貧貸款也搞起了養殖。村口超過2萬平方米的“養殖示范場”是移民村農戶發家致富的最好例子。
看似簡單的“一進一出”,卻需要流動資金為保障。2016年,沙坡頭區共發放各類產業扶貧貸款1904筆8173萬元。田廣虎一家趕上了好機遇,通過村互助基金和移民產業扶貧資金項目的落地,加上政府提供的養殖技術指導,讓自家羊圈里的羊越來越多,一年下來要出欄育肥羊一萬多只,最多的時候,一天出欄800多只羊。
團結村村委會主任李治海說:“田廣虎一戶搞養殖,帶動了20多戶,這些人的生活如今都過得紅紅火火。”
“能有這樣的發展,一個是政策得力,還有就是領導和致富帶頭人的支持,如果今年政府再能給一些好的優惠政策的話,我們村打算養到4000只左右,最好一個月就養到4000只,一年出欄個4萬只,這是我們的理想目標。”田廣虎說。
興仁鎮團結村是一個純移民村,2011年由海原縣蒿川鄉整體搬遷而來。起初村民靠外出打工,年人均收入1000多元,如今,借力精準扶貧政策,讓田廣虎這樣的能人依靠精準扶貧政策和各類資金幫扶致富,養殖示范、勞務輸出和貨運成了全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2016年,團結村農民人均收入達到了4955元,成功實現了脫貧銷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