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開始降溫,如不把這些蕓豆收獲完,明天就凍了,幾個月的辛苦白費了。”11月21日,在大連市旅順口區三澗堡街道土城子村菜農馬偉宏一邊采摘大棚里蕓豆,一邊對記者說。
面臨今年第一次最強冷空氣的入侵,作為以蔬菜、設施大櫻桃冬季生產的大連市旅順口區三澗堡街道,每年冬季有3000多人從事設施農業生產。防風雪,保溫度是設施農業生產的關鍵,為做好第一個寒潮給設施農業帶來的不利因素,街道產業發展科工作人員與村干部深入田間地頭、溫室大棚宣傳降溫防風保溫科技知識。村民之間也組成了互助組,4至5人一伙,8到10人幫,相互加固保溫被,晚上采用在棉被外用加固繩連接天錨、地錨進行加固,不能讓風從棉被下灌入;壓緊壓實棚膜底角,防止灌風或刮開;嚴封門洞,對門洞開在溫室大棚后墻和溫室西面的,已全部封嚴,嚴禁氣流沖入;準備好木碳、蠟燭等增溫材料,一旦連續降溫,將采取增溫補光方式,保證蔬菜正常生長。
據了解,這個街道菜農已備好木碳1000多箱,蠟燭4000多支,用鐵絲、尼龍繩加固了1000多棟溫室大棚塑料和保溫被,做好了防風雪降溫的準備工作。
另據了解,大連市各涉農縣市區均做好了抗擊這次寒潮的準備工作,力爭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