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金華:水清岸美 江蟹豐收

   日期:2016-11-1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03    評論:0    

  秋風響,蟹腳癢。今年這個吃蟹季節,金華蘭溪市漁民收獲頗豐。憑借連年來“五水共治”的持續發力,絕跡了一段時間的蘭江蟹,不僅重現蘭江,而且數量激增,可幫本地漁民人均增收上萬元。

  清晨2時許,蘭溪市云山街道漁業大隊的漁民陳福星,就劃著小船出發了。前一天,他在蘭江里投放了40只蟹籠,一早撈起來,發現已捕到近30只蟹,每只重3兩至5兩,最大的一只公蟹超過6兩,捏在手里活蹦亂跳。上岸后,陳福星直接將螃蟹賣給收購商,這一趟就凈賺600多元。

  “幾年前,一天能捕到兩只蟹就已經很不錯了。”陳福星說,自己在蘭江上當了30多年漁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蘭江上,靠捕魚為生,從他記事起,就跟著大人在蘭江上捕蟹了。陳福星說,捕捉蘭江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爺爺的爺爺那一輩。“那時候技術很落后,網也不結實,很少有人會專門去捕撈螃蟹。一張網沒捕幾次就被螃蟹弄破掉,很不劃算。”他說,到了上世紀70年代,隨著捕撈工具的改進,產量大增,是蘭江蟹名氣最鼎盛的時候。

  “那個時候,寧波、紹興、杭州等地方的人,都會專門過來買,生意好得不得了。”當時有句俗語,“一斤螃蟹一擔谷”,可見蘭江蟹之精貴。后來,因為環境污染、水質惡化等原因,蘭江蟹漸漸難覓蹤跡。當地治水辦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治水前,蘭江水質最差時徘徊在Ⅴ類左右。

  作為雜食性水生生物,蟹類既對水質有較高要求,又是水環境的“凈化師”。2006年,蘭溪市漁政站將中華絨螯蟹列為增殖放流品種,經過長達10年的放流和保護,累計投放蟹苗6600萬只,同時不斷提升水質,強化漁政管理,才讓蘭江蟹從基本絕跡到重現“江湖”,有了今天的喜獲豐收。

  蘭溪地處婺江、衢江和蘭江三江交匯之處,擁有發達的水系和豐富的漁業資源,蘭江的河床有砂礫、泥土、苦草等,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十分適合野生河蟹棲息覓食,也造就了蘭江蟹的優良品質。因為水流較急,螃蟹活動量大,蘭江蟹的肉質細膩有彈性,并帶有甜味,口感也比一般養殖的大閘蟹要好得多,所以市場售價很高。從漁民捕撈情況來看,3兩到5兩之間的蘭江蟹,一般市場價每公斤在400元左右,品質最好的能長到七八兩,每公斤可以賣到600元以上。

  “僅捕撈蘭江蟹,大部分漁民每年人均增收可以超過一萬元。”蘭溪市漁政站站長梅新貴報出了一組數據。他說,目前,蘭溪共有200多艘在冊管理漁船,在10月、11月的螃蟹上市期,人均捕獲四五十公斤,多時賺兩三萬元也很正常,“蘭江蟹能有這樣的豐收和口感,‘五水共治’功不可沒,說明蘭溪水環境綜合整治取得了明顯成效。”梅新貴說。

  今年以來,蘭溪市“五水共治”工作持續強勢推進。“以從嚴落實‘河長制’為抓手,強化督查問責體系建設,健全各項長效工作機制,借勢發力、順勢而為,趁勢而上,率先啟動‘千河萬塘’大清淤工作,全域推進治‘六亂’美‘三化’及‘禁磷’行動,建立健全跨區域聯合治水機制,深化畜禽養殖污染提升整治,積極爭創‘清三河’達標縣……”蘭溪市治水辦主任范冬巖說,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77個小支流考核斷面中,98.7%達到Ⅲ類及以上水質,蘭江將軍巖出境斷面水質穩定保持在Ⅲ類,省跨行政區域交界斷面水質持續保持優秀。

  如今,蘭江蟹已成為改善生態環境和助推漁民增收的重要資源。對于漁民來說,護水護魚、保江保蟹也成了職責所在。“捕到小于3兩的,我們都直接放回江里,這樣明年才有大螃蟹。”陳福星說,本地漁民已簽下行業承諾,約定合法捕撈,不僅要捕大留小,還要相互監督,共同保護好“母親河”的這一珍貴資源。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