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縣位于江蘇西北部,擁有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40%的水面,素有“大湖濕地、水韻泗洪”之美譽。全縣水產養殖面積35萬畝,其中大閘蟹養殖面積達25.6萬畝,大閘蟹出口量連續8年全國縣級第一,是全國水產百強縣、中國螃蟹之鄉、中國河蟹有機養殖示范縣。
泗洪農商銀行針對水產養殖戶缺少固定資產抵押,創新工作思路,圍繞盤活養殖戶自有資產為出發點,大膽嘗試利用養殖塘口“小產權”進行抵押登記,創新推出了塘口抵押貸款,通過用養殖戶塘口進行抵押登記,解決了水產養殖戶缺少有效固定資產抵押“貸款難”的問題。
“死”資產變成“活”財路
“洪澤湖地區水質好,特別適合養大閘蟹,我養蟹已經近20年,去年承包了2000多畝的塘口,準備大干一場,但是蟹苗、飼料都要用錢,像我們這樣的養殖戶,所有的資產就是塘口,沒什么固定資產,銀行貸款又要抵押,為了錢的事可真是急壞了。泗洪農商銀行推出了塘口抵押貸款后,我通過塘口抵押貸了100萬元,現在資金問題解決了,我可以一心撲在螃蟹養殖管理上了。”泗洪縣半城鎮養殖戶蘇濤放下手中蟹料樂呵呵地說道。
“今年養殖可謂是風調雨順,蟹長得特別好,趕在中秋前賣了一部分,現在塘里還留一部分蟹,年前再賣個好價格,算下來還清貸款之后,還能賺個幾十萬”。
在泗洪像蘇濤這樣的養殖戶還有325戶,用手中的近15萬畝塘口抵押從泗洪農商銀行獲得了8960萬元的養殖貸款,實現了養殖塘口由“死”資產向“活”財神的轉變。截至8月末,泗洪農商銀行已經為該縣3805戶水產養殖戶塘口進行陽光建檔,授信金額4.3億元,授信期限最長達三年,水產養殖戶可以在授信額度內隨時用貸。
“小”產權助推“大”產業
“以前螃蟹養殖都是一家一戶的養,小打小鬧,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差,一年到頭就是提心吊膽,就怕個天災人禍,一年養殖可能就血本無歸,現在好了,有了專業合作社,只管好好養,技術、銷路都不用煩心。”臨淮鎮的養蟹戶王好說。
“專業合作社創辦初期真是困難重重,啥都沒有,后來通過與泗洪農商銀行建立合作關系,用塘口抵押進行貸款,有了他們的資金支持,我們底氣就足了,創建了自己的螃蟹品牌,作出成績給蟹農看,蟹農也相信咱了。”臨淮鎮水產養殖合作社段廣玉如是說。
“現在我們合作社已經發展蟹農28戶,養殖塘口達到了3000余畝,去年,我們合作社在泗洪農商銀行借款50萬元,建設了冷庫等一批設備,現在是真正實現了產、供、銷一條龍,實現了規模化發展,我們合作社年產值達到300多萬元。”
近年來,泗洪縣積極支持養蟹專業合作社發展,探索池塘立體生態環境培養等新型養蟹技術和措施。泗洪農商銀行以合作社為切入點,通過“1+N”(即1個合作社+若干蟹農)的服務模式進行支持,截至8月末,該行為125個養蟹合作社辦理貸款4875萬元,有力地推動了該縣螃蟹養殖由“小、散、亂”向“大、專、精”的轉變。目前,該縣已經擁有一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建成了半城、臨淮兩個現代漁業精品園,271個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203個水產養殖家庭農場,37個水產品加工企業,3000多位水產經濟人。泗洪縣年產螃蟹3萬噸,產值23.6億元,2013年出口螃蟹500多噸,出口額達1100多萬美元,螃蟹養殖實現了向螃蟹產業的華麗轉身。
“低”利率服務“高”增長
“塘口抵押是我們充分發揮地方法人"三熟"優勢,接地氣的一項創新,是解決制約蟹農養殖資金瓶頸的一項民生工程,也是我們地方法人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泗洪農商銀行董事長王昌林這樣講道。
為有效降低蟹農的融資成本,泗洪農商銀行在塘口抵押貸款辦理上實行 “三個優先”:優先授信、優先辦理、優先貸款,塘口抵押全部實行免評估,按照借款人“承包養殖面積(畝)×每畝價格×60%”進行授信,直接進行抵押登記,不收取任何抵押評估費用。同時,貸款利率上實行最大優惠,較普通農業貸款利率優惠20%,有效降低蟹農塘口抵押融資成本。
“從蟹農的實際情況出發,把能減的費用全部減掉,然后我們再讓出一部分。僅貸款利息一項,每年就為蟹農節省300余萬元。”泗洪農商銀行行長王海倫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