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做到讓農民受益,讓消費者放心的平臺才是好的農業電商。做農業電商企業,把好兩端最重要,一端是農民,一端是消費者。幫助農民增收,是促進農業電商打入農村市場的有效方法。
近年農民的收入情況如何?有調查顯示,2007年至2010年的4年間,農村居民人均收入每年增長速度依次是14.6%、12.4%、7.0%、10.5%,增長速度呈逐年放緩,有60%的農民表示未來“錢更難掙”。
同時,農民收入差距拉大,近幾年由于經營傳統農業與從事非農收入差別的影響,農村居民兩級分化情形越來越嚴重,農業生產成本加大,種植利潤縮水,農民的增收任務仍然艱巨。
有報告顯示,農民增收途徑少,家庭支出壓力加大。當前農村居民收入來源主要集中在種植業、養殖業及外出務工,且收入普遍較低。農村家庭勞動力富足,但外出務工前景暗淡。有68%的農村家庭有人外出務工,但其中有18%的調查戶失業返鄉。
要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經濟是根本,必須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積極培育綠色農業,走現代形農業產業之路。發展現代農業產業需要從幾個角度著手:
首先,加強農民的技術培訓,拓寬增收渠道,把培育新型農民作為切入點,提高農民現代農業意識和就業技能;
其次,發展現代農業企業,如農業電商企業,帶動農村經濟發展,電子商務可以大力倡導農民實行“訂單”生產,需求信息通過互聯網清晰展示。進一步完善農產品交易市場,提高農產品銷售市場化程度,減少生產盲目性,確保農民增產增收。
再次,加速農業產業化,在產業省級中促進農民增收。引導規模經營,努力發展訂單農業。積極引導農民實現專業規模性生產,形成區域主導產業鏈條,實現農業生產專業化,并提高農業產業化程度。
事實上,農業天地廣大,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挖掘,就電子商務來說,真正進駐到農業領域的還很少。農業電商這塊大蛋糕怎么切分,如何實現利益分配?能實現農民收益增加,消費者認可的農業電商才能獲取最滿意的那一塊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