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偏遠的新疆,在電商快速發展的今天,主動作為,讓新疆特色優質農產品趕趟“雙11”,令人欣喜。
自2009年11月11日首次開啟促銷活動以來,“雙11”從一個別具創意的銷售活動,演變成一場知名的消費盛典,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銷售奇跡。據阿里巴巴的數據顯示,2017年11月11日0時至2017年11月12日0時,農村淘寶聯合天貓參與到“天貓雙11”中的20款農產品共完成了4.5億元的銷售額,這其中就有阿克蘇蘋果等新疆優質農產品的貢獻。另據報道,2018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將通過農村淘寶觸及全國3萬多個村點,讓上億農民成為這場狂歡的“新勢力”。面臨新機遇,新疆優質農產品不只要積極備戰,更要在這場網上交易中擁有屬于自己的“狂歡”,這對新疆優質農產品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樹立品牌意識。無品牌的農產品,只能以價格取勝,用戶復購率低,很難建立起用戶對產品的認知和信任。只有樹立品牌意識,建立品牌運營機制,培育好、經營好品牌,農產品才能提升競爭力。
要采取技術手段。溯源,是客觀公正地向消費者提供“能夠證明農產品品質”信息的一種手段。在消費升級的大浪潮前,新消費階層越來越注重產品的品質。目前不少農產品品牌,充分利用農產品溯源系統,將“產地直供”的概念做到了極致,他們與農產品原產地政府合作,將最新鮮的農產品直供到消費者的餐桌上,既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又從品牌、推廣、渠道等方面解決了農產品銷售難問題。建立起溯源機制,新疆特色優質農產品將會更受消費者歡迎。
要學會網絡營銷。土氣的農產品,要被新一代的主流消費群體所接受和認可,必須學會營銷。以包裝為例,互聯網時代的產品包裝設計已經超出了傳統產品包裝的商業價值。傳統包裝實現的是對商品流通的保護,而互聯網時代的農產品包裝設計蘊含著產品的內涵、用戶體驗等,讓消費者眼前一亮。新疆優質農產品需要在這方面不斷改進。
“雙11”不僅是一個銷售產品的機會,還考驗著生產、物流、運輸等各個環節,也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新疆是農業大區,特色農產品產量豐富、品質優良,然而新疆電子商務發展還存在不少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農產品“走出去”的步伐。新疆優質農產品不僅要趕上“雙11”的趟,更要以“雙11”為契機,補齊短板,緊跟電商時代的步伐,走得更遠、更好,讓更多的農民從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