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近萬尾甲魚“喬遷新居”,新家不僅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水質清澈,還有充足的食物可以讓它們過上幸福的生活。送這些甲魚魚苗到長江水庫和長坑三級水庫“新居”的,是市海洋與漁業局和市水務局,在生態環境優美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它們將會過上最天然的生活,以水中的各種小動物為食,也不會被人類的活動所打擾。
雜食性甲魚能凈化水質
記者從中山市水務局了解到,此次市海洋與漁業局在市水庫水電工程管理中心管轄的長坑三級水庫、長江水庫分別投放了7000尾和5000尾魚苗,都是以甲魚為主,目的是維持庫區生態平衡,凈化水源和保護原水水質。
據了解,甲魚是一種雜食性動物,尤其喜歡動物性飼料,在天然的水域中,它們喜歡攝食水蚤、水生昆蟲、蝌蚪、小蝦、水蚯蚓及動物尸體和內臟等。將甲魚投放到水庫中,不僅能使庫區生物資源種群的構成更加合理,逐步形成良性生態水域環境,還能有效預防水體富營養化,對保護飲用水源地水質、確保居民飲水安全發揮重要的作用。
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往相關部門也有在水庫進行魚苗投放活動,不過每年投放的魚類和地點都有所差異,以保持各個水庫之間及水庫內的生態平衡。魚苗投放后,會讓它們自然生長,不會作太多人工干預,海洋與漁業局方面則會定期察看生長情況。另外,水庫作為水源保護區,禁止市民垂釣和捕撈,也保障了這些魚苗的生長。
今年還將陸續放流魚苗
根據《2014年中山市江河增殖放流項目實施方案》的部署,今年市海洋與漁業局還將再開展兩輪江河魚類資源增殖放流活動,時間分別在本月中旬和下月上旬,地點分別在石岐河板芙大橋腳、小欖水道港口鎮舊水產批發碼頭,而放流的品種方面則將有鯉魚、鯽魚、草魚、鳙魚、鯪魚、黃顙魚和泥鰍等。
放流活動對恢復中山魚類資源,加強對中山魚類原種良種種質資源的保護,維護中山江河水生生物的多樣性,改變水域生態環境,建立良好的生態系統,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漁業增產、增效和漁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市海洋與漁業局提醒,歡迎社會各界人士都參與到放流活動中來,該局會統一組織并為他們提供魚苗魚種,但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私自向中山江河放流未經檢疫的雜交魚類品種,以避免造成魚類資源種質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