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新型網箱養殖真是好,你看看這滿網箱的魚,條條都很肥。”近日,嵐山區養殖戶鄭強高興地說。
鄭強介紹,自今年6月份引進這種新型養殖方式后,經過三個多月的養殖,如今網箱里的10000多尾魚苗已經長到半斤以上。
市海洋與漁業局走進漁民、養殖戶和養殖企業中間,了解他們的生產情況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像鄭強采用的這種網箱養殖,實際為淺海養殖漁排,在我市海域進行養殖試驗尚屬首次。
漁民的需求,就是整改的方向。針對部分漁民群眾提出的救生設備日漸老化問題,該局將其列入立整立改事項,如今1.6萬名漁民已經免費配備了新型保暖救生衣,全市符合條件的2666條漁船rfid電子標簽已經換裝完畢。該局還主動協調市漁業互保機構聯合日照銀行,對符合條件的251艘漁船,發放優惠貸款金額5683.4萬元,幫助船主解決生產及流動資金需求。針對漁業船員流動性大,持證上崗率低的現實,該局聯合日照職業技術學院舉辦漁業職務船員培訓班,培訓船員1034名,經考核986名船員取得船長、輪機長和機駕長適任證書。
此外,該局還結合我市漁業發展實際,深入開展“走進去”與“引進來”活動。該局先后組織全市各區縣養殖大戶、養殖企業赴外地實地考察學習南美白對蝦養殖與管理的先進經驗;由局領導帶隊,組織部分漁民和企業到上海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進行產銷對接;接待外地海洋與漁業系統人員和客商的調研考察,取長補短,共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