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豐縣小四平鎮是遠近聞名的“123小蘋果”產地,許多農戶靠種植蘋果走上了致富之路,該鎮的金紅蘋果專業合作社也為果農們科學種植、發家致富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合作社社長顧亞輝是一位有著20多年果樹種植經驗的“草根專家”,是熱誠幫扶鄉鄰的果農“貼心人”。
1991年,機靈又勤快的顧亞輝決定靠雙手擺脫貧困,利用山區特有的地理優勢發展果樹種植業。起初,他籌措資金購買了2處果園,種植果樹700余株,他的生活也從此開始發生轉變。
擁有了自己的果園后,顧亞輝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平時苦心學習技術,把果樹重新剪枝、定型,對施肥、灌水、噴藥、除草等環節做到一絲不茍。憑著他對果樹的科學管理,當年收入達到了3000余元,這在當時算是一筆不錯的收入。之后,他又看準時機,多次擴大種植規模。目前,他家已有果樹2000余株,年產量約15萬斤,年純收入可近20萬元。
1996年,小四平鎮成立了果業協會,為果農在資金、管理、銷售上提供了技術和信息的支持。當時,顧亞輝義務擔任起協會的會長,并分文不取。每年他都要為鎮里舉行的科技培訓班授課,毫無保留地把種植知識傳授給果農,想方設法地把果農們培養成果樹管理的行家里手。從那時起,他也成為了全鎮的“果樹醫生”,哪個果園出現病情,便有農民趕來咨詢,有時他還會親自去實地查看。幾乎跑遍了全鎮每戶果園的他,從栽到管、從春到秋,有時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在顧亞輝和果農們的努力下,果業協會逐漸擴大規模,并更名為“金紅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如今會員已達到550多戶。2013年,該合作社年經營收入也達到522萬元。
為了改善蘋果的品質,顧亞輝悉心專研,努力培育新品種。他曾在自家的果園內騰出一畝地搞實驗,嫁接蘋果和梨二三十種。為了開發和研制新品種,他累計花掉數萬元到各地考察搞實驗,他的足跡遍及北京、山東、遼寧、黑龍江等多地的果樹研究所,最終他的辛勤付出換來了豐碩的回報,上佳的品質也讓小四平蘋果聲名鵲起。近幾年,顧亞輝在廣州、上海、北京等地建立了客戶聯系點,每年只要在收獲季節打個電話,便有商販積極上門取貨,果農賣果難的問題也得以解決。
面對喜人的銷售形勢,顧亞輝并未滿足。為了家鄉果業的可持續發展,顧亞輝又開始致力于將蘋果種植向綠色、無公害的方向轉變。正因如此,該鎮的合作社社員范圍已經輻射到遼寧省的西豐、清原等地,充分發揮了其示范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