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養結合是農業發展的一條新路子,在路橋金清鎮聯盟村的臺州路橋拉子種養殖場,魚塘不但養著烏鱧還種著空心菜,取得不錯的效益。
在路橋拉子170多畝烏鱧養殖基地里,被分成了17口魚塘,每口魚塘都種有空心菜,這些空心菜依托塑料架子,漂浮在水面上,看上去不僅個頭大,而且綠油油的。
臺州市路橋拉子種養殖場管文兵:“種空心菜就是凈化水質,凈化水質了,用藥量少,換水少,費用降下來了。”
管文兵養了10多年的烏鱧,目前已有170多畝魚塘,每年的4月烏鱧魚苗下塘,11月起捕,畝產在4500——4800斤左右。在養殖過程中,管文兵的魚塘經常綠藻高發,4年前,他嘗試在魚塘里種空心菜,以20%的水面比例試種,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空心菜不僅能有效吸收水中的氮、磷等富營養化物質,防止綠藻,而且可降低烏鱧的發病率。以前他們魚塘每月要換一到兩次水,而現在,每年只需要換兩三次水。
臺州市路橋拉子種養殖場管文兵:“換水的話,肯定要殺菌、殺蟲,要用藥,還要人工,本來是一個月一次(換水),現在是三個月一次了,把這個成本降下來了。”
管文兵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一口魚塘換一次水需要1000多噸,這樣一來每年就能省下起碼6萬噸水。而且水面種植空心菜可提高池塘利用率,空心菜在生長過程中,不施肥不打藥是健康的綠色有機蔬菜,空心菜每畝產量2000斤左右,如果按收購價格1元每斤收購,又是一筆不少的收入。而最主要的是這種模式改善了養殖塘環境,提高了烏鱧的品質和養殖效益。
臺州市路橋拉子種養殖場管文兵:“水干凈,魚也生長得快,如果水太富營養化,魚就長不快。”
目前,路橋農業部門正積極推廣拉子種養殖場種養結合模式,魚塘內進行水生蔬菜的種植,凈化水體,在促進有水產品生長同時,還豐富蔬菜品種,使水產養殖塘變成水上菜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