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個醫生,家里開著兩家診所。為挽救自己的婚姻,她要養豬創業。也不惜用性命去證明自己的決心。從醫生到豬倌,她轉行的動機到底什么?
她就是陳梅,記者見到陳梅的時候,她正要賣一批豬。2016年生豬行情大好,陳梅出欄的這批豬,價格達到了每公斤21元,一頭豬能凈賺500多元,這讓陳梅很是高興。
去年,陳梅的養殖場出欄生豬2000多頭,銷售額400多萬元,陳梅連續兩年被遂寧市婦聯評為“婦女創業就業先進個人”。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大家對陳梅的評價都很高。
陳梅的朋友唐清平:作為一個女人來說,能夠自己打一片天下,放棄她好的職業來做一件事情,是一個楷模,值得學習。
曾中友:許多養殖戶都說,陳梅看起來弱不禁風,但是她內心是很強大的。
陳梅的朋友朱蘭英:敢作敢當,就是性格很男人那種。
陳梅養豬,已經跟豬養出了感情。
陳梅:你看,它這種,它都會主動來親近我,一般的人他是摸不到的,它要跑,會躲他們,你看它都會主動來親近我。畢竟這么多年了,像個孩子有感情了這種。
有些人覺得養殖場的氣味刺鼻,但對陳梅來說,她卻能嗅出另外一種味道。
陳梅:我覺得我把它當作是經濟,錢。所以好多人聞到這種味道接受不了,聞到這個味道,我覺得財源會不斷來的這種感覺。
但是,隨著采訪的深入,記者發現,在陳梅堅強的背后,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另外一面。
陳梅原本是個醫生,最初走上養豬這條路,是為了挽救自己的婚姻。
陳梅:當時那個養殖場我覺得可以維系我們一家人的關系,讓我丈夫在我身邊,子女在我身邊。
為了養豬,陳梅甚至連自己的性命都可以豁出去。
陳梅的弟弟陳濤:她連自己的生命都可以豁出去,她就是為了把這件事情做好,從來做一件事情沒有下這么大決心。
但同樣又是因為養豬,她又一度想要自殺。
陳梅:看到那個河,有一種一瞬間的想法,就是干脆一死了之的那種想法。
陳梅經歷了什么,她是怎樣獲得財富,又是怎樣在磨難中成長為當地創業明星的呢?
陳梅,1980年出生,四川省遂寧市人,2000年從成都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專業畢業。陳梅一畢業就結了婚,丈夫家是開診所的,結婚后,陳梅又跟丈夫開了一家診所,兩家診所一年有將近20萬元的收入。
2001年年底,陳梅有了一個兒子,然而沒多長時間,陳梅就發現丈夫不對勁了,不僅對診所和家里的事情不上心,甚至還開始夜不歸宿。
陳梅:特別喜歡在外邊玩,也不怎么回家,好多時候都找不到人。有時候(丈夫)天亮的時候回家,我起床的時候看見,怎么回家一會兒,又沒人了。
晚上不回家,白天找不著人,在陳梅的追問下,才知道丈夫迷上了網絡游戲,不能自拔。看著幾個月大的兒子,和總是空落落的枕邊,陳梅想用一個辦法挽回丈夫慢慢遠去的心。
2004年,豬肉市場一路飄紅,一斤豬肉賣到了十四五元,火熱的市場行情吸引了陳梅。陳梅有了一個主意,她想辦一個生豬養殖場,讓丈夫來打理。陳梅想用這個辦法讓丈夫收起玩心,多花點心思在家里。
陳梅:我就想讓他認認真真地去做一個事業,把他困在里面,讓他專心投入一點做那個事業。
2004年6月,陳梅拿出家里80多萬元的積蓄,在老家新橋鎮辦了一個養殖場,買回了80多頭母豬和500多頭小豬。這個養殖場由丈夫負責管理,而陳梅繼續在診所當醫生。
起初,日子就像陳梅曾經渴望的那樣,丈夫打理養殖場,不再沉迷游戲,每天早上醒來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然而,一場危機卻在悄然逼近。
2005年,豬肉價格大跌,從十幾元一斤跌到四五元一斤,這一年養殖場虧損了三十多萬元。家里開始用診所的收入貼補養殖場,但是接下來的兩年,生豬市場依然低迷,到了2007年,兩個診所的收入已經無力填補養殖場的虧空,欠下不少外債。
為了省錢,陳梅的丈夫低價買了一批略微發霉的玉米作飼料,結果這批玉米成了導火索,給這個家庭帶來了災難。
還有十幾天就能出欄的商品豬,在吃了發霉的玉米后出現食物中毒,三百多頭豬陸續死亡,眼看著就要到手的二十多萬元打了水漂。
陳代軍:有幾十百八十斤重的那種豬,馬上要變成錢的那種,死的多得很,一天幾十個幾十個地死,反正看著真的有點寒心。
陳梅:像我們這種規模,這種家庭的人來說,一個養殖場如果死上兩三百頭豬的話,就意味著破產。
禍不單行,2007年7月,陳梅的婆婆被檢查出得了癌癥,需要立馬做手術化療,手術費和化療費一共需要5萬多元。家里的錢一向都是陳梅在管,養殖場已經花光了家里的積蓄,婆婆的手術費此刻對這個家庭來說是個天大的數字。
然而,更讓陳梅心寒的是丈夫的態度。起初建養殖場是為了把丈夫留在自己身邊,而如今養殖場幾乎破產,討債的人一波又一波,陳梅原本希望的是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可丈夫卻在這個時候說養殖場的事情他不管了,他要跟朋友去做工程項目。
陳梅:好像天都要塌的那種感覺,我花了這么多心血,花了那么多錢給你做的一件事情,讓你去做,做到半途而廢,你居然(在)現在一團糟的時候,你居然說不做了,我當時特別恨,特別的不理解他,真的。
這個湖見證了陳梅生命里最黑暗的一天。2008年8月的一天,陳梅接到了三個電話,分別是醫院催促交婆婆的手術費,飼料廠催帳,工人鬧著要工資,三個電話都跟錢有關。
接到第三個電話后,陳梅實在受不了了,她從家里出來,來到了這個湖邊,想讓自己靜一靜。可是一想到欠了那么多外債,丈夫又指望不上,一股絕望涌上了心頭,她想投湖自殺。
陳梅:在我特別絕望的時候,甚至有一刻,我都想到了,我覺得,怎么樣,如果實在堅持不下去的話,我就想到了,特別難受的那種,當時其實我就想到了結束一切的這種。
陳梅想一死了之,可就在這個時候,手機響了,陳梅接到了這一天的第四個電話,而這個電話卻把她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
陳梅:就在那個時候,我兒子就打電話過來了,他就說媽媽你在哪里,你什么時候回家,我當時接到這個電話,我什么話也沒有說,當時就哭了,當時我覺得我應該堅持下去的這種,我覺得為了我的孩子我應該堅持下去。
陳梅放不下兒子,也咽不下心里的一口氣。自從辦了養殖場,連年虧損,村里人一直背地里看笑話,但陳梅很不服氣,她還是要堅持把養殖場辦下去。
陳梅:怕被別人笑話,這是其一,還有一個就是我覺得自己做事,覺得就應該堅持下去,既然做了,也投入那么多東西在里面了,自己用心去做,我相信會做好的。
聽說陳梅不好好開診所,要接替丈夫全力以赴去養豬,周圍人十分吃驚。
姜木:看起來柔柔弱弱,文質彬彬,秀秀氣氣的小姑娘,干這么臟這么累的活,那肯定按我們常人理解,肯定她不適合。
陳代軍:好多親戚朋友都在埋怨她,那個診所不開,外面的事情不做,好像不值得。
陳梅:聽到我的聲音,它們會圍過來,跟我親近的。
記者:這么說的話,我看你跟它們在一起,我看你挺享受的?
陳梅:對,挺享受這個過程的,挺開心的,它們愿意主動來親近我。
別看陳梅現在跟豬相處的很融洽,可最開始她一點也不習慣。陳梅以前是醫生,有輕微的潔癖,特別愛干凈。每次進豬圈前,都要把自己像粽子一樣包起來。
陳梅:最開始做這個養殖業的時候,我都是全副武裝的,帽子,口罩,工作服,手套,雨靴,這些都是全部裝備齊的,要不然我覺得受不了那個味道。
可即便如此,也擋不住豬圈的氣味。有一次,弟弟來養殖場給陳梅幫忙,兩人一起給豬打疫苗,結果沒一會兒陳梅就沖了出去。
陳梅的弟弟陳濤:因為那個豬有幾十斤重,她牽不住,那個豬一跳,就把那個糞便,踩到她身上去了,她當時把疫苗一打,馬上就跑到里面就吐了。
陳梅:就接受不了那個味道,總覺得在里面停留一會兒,好像頭發上衣服上全是那個味道,因為最開始那個味道實在不是我能夠接受的。
因為受不了養殖場的氣味,陳梅一直都沒有食欲,餓的時候就只喝點水,吃點餅干,一個多月瘦了十幾斤。為了能在養殖場堅持下去,陳梅逼著自己吃東西,到后來甚至可以坐在豬圈里,一邊吃飯一邊等母豬產仔。
陳梅:有的時候吃著吃著它突然產仔,我就會那個飯放在旁邊,給它弄完,弄完后再接著吃。然后好多人是不能理解,也接受不了的,我自己都覺得很詫異,我怎么會轉變這么大。
2007年9月,陳梅從電視里看到一條新聞,這條新聞點燃了她的希望,卻也觸怒了父親,讓父親要跟她斷絕父女關系。
以前雖然是丈夫在打理養殖場,可陳梅也時不時會搜集一些信息,了解市場行情。有一天,陳梅看電視的時候,一條新聞引起了她的注意,新聞里說國家將要調控豬肉價格。結合之前了解到的市場行情,陳梅立馬判斷2008年豬肉價格一定會上漲。
陳梅:養豬這個行業三年它就會有一個高峰期,所以我已經挨過了三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已經挨過了這三年,2008年一定會好起來的。
陳梅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她決定搏一把。陳梅的父親開了一家酒廠,效益可觀,陳梅找到父親,說出自己的打算,可還沒把話說完,父親就把她往門外轟。
陳梅的父親:我肯定暴跳如雷,那怎么可能,你這個豬已經死了這么多,血本無歸了,你還要碰了南墻不回頭,你就去行醫多好,你何苦再去做這個事情,所以我們就一直反對,就為這個事情,我當時一聽到就暴跳如雷。
原來,陳梅判斷2008年豬肉價格會上漲后,就琢磨著想買一批小豬,等豬能出欄的時候剛好能趕上漲價的好時機。可陳梅手里沒錢,知道她要繼續養豬,沒人愿意再借錢給她,實在沒辦法,陳梅就想到了勸父親拿出房產證幫自己去抵押貸款。
陳梅:當時已經沒有辦法了,因為怎么說,那個需要的資金,不是一小部分,去借的話,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對我來說,當時就只能說靠自己最親的人,靠我父母,那時候只有他能夠幫我。
但是,當時卻沒有人看好陳梅繼續養豬,知道她要抵押房子貸款去養豬,親戚朋友都覺得她瘋了。
曾中友:我們很多養殖戶都一直沒有信心,在他們當中認為,養豬這個行業是沒有前途的。
陳梅的朋友李國:你房子賣了去養豬,萬一虧了,你房子不是也沒有了,啥都沒有了。
陳梅的弟弟陳濤:那時候都不相信她這個判斷,(陳梅)以前做事比較沖動,以為她是意氣用事。
父親也覺得陳梅在瞎胡鬧,知道女兒的心思后,就一直躲著她,陳梅打來的電話一概不接,而且只要陳梅來找他,就立馬出門走開。父親的回避,讓陳梅很著急,她不想錯過2008年豬價上漲的好時機。
陳梅:因為四面八方傳來的聲音,都是讓我放棄的這種,我是特別想證明給他們看,我的判斷是正確的。
陳梅三番五次地勸父親抵押房子去貸款,都被父親一口回絕。不想看著女兒陷得更深,父親甚至撂下狠話,說要斷絕父女關系,逼陳梅收手。
陳梅的父親陳代清:肯定就是你再要養我就是要斷絕關系,我不管你的事情了,不認你這個女兒。這只是讓她回頭而已,讓她回頭,不能再去做這件事了。
陳梅是個烈性子,一聽到父親這么說,就一把抄起了放在旁邊的剪刀,要往自己的肚子上捅。
陳梅的弟弟陳濤:她正好這邊有把家里面用的剪衣服的鐵剪刀,她也在氣頭上,說你就當我沒有這個女兒,她拿起剪刀準備割自己這邊肚子的時候,我媽在旁邊看到了,就把她這個搶了。
陳梅:這個事情我已經下定決心這么做了,不拿不行。算我最后一次我求他們幫我(把)這個貸款辦下來,就相信我這一次,如果做不成的話,我不會再求他們,我也不會再堅持。
陳梅的父親陳代清:確實再不給她貸款,再不幫她的話,確實再也過不去了。
看到女兒如此執著,父親最終還是心軟了,拿出房產證幫陳梅貸款20萬元。2007年10月,陳梅從綿陽市花了十幾萬元買回來40頭母豬和300多頭小豬。
陳梅:看,很可愛,是吧。你看,它的身體還是很健康的,可以給我帶來經濟效益的小東西,特別的喜歡。
這批小豬是陳梅最后的希望,為了養好這批豬,陳梅關掉了一個診所,搬進了養殖場,全心投入去養豬。
陳梅:當時可能把所有的希望和寶都押在了這批豬的身上,抱的希望特別大。既看到了希望,又怕輸掉。
2008年2月16日,是陳梅終生難忘的一天。這一天,押著陳梅全部希望的那一批豬出欄了。
村民陳代軍:那些農村人養豬,都是一頭兩頭,最多三四頭,還沒看過那種大規模,大車大車拉過去。
陳梅:當時拿到那個錢的時候,我手都在發抖的那種感覺,我覺得我看到了希望,我的付出也得到了回報。
2008年春節過后,豬肉價格就一路攀升,等陳梅的那批豬可以出欄的時候,豬肉價格已經漲到了二十元一公斤,那批豬賣了五十多萬元。拿到錢之后,陳梅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父親,把一沓現金放到了父親面前。
陳梅:拿到那個錢,我直接跑我爸爸家去了,我說你看,你相信我了吧。
陳梅的父親陳代清:那肯定顯擺,這些她都要說給你聽。
陳梅:然后我爸爸也沒笑,反正面無表情地看著我,然后其實他背地里還是挺高興的。
陳梅的父親陳代清:當初(辦貸款)手續,面子上在笑,心里面在哭。現在她來顯擺,面上不舒服,心里還是比較高興的。
這次賺錢,不僅平息了大家的質疑,也讓陳梅更加有信心。2008年7月,陳梅又拿出二十多萬元擴建養殖場。而此時,陳梅的丈夫已經去了貴州跟朋友做工程項目,2010年,他們又有了一個女兒。
就在養殖場平穩發展的時候,2014年2月,陳梅之前一心想維系的婚姻走到了盡頭,夫妻兩人平靜分手。2014年,生豬市場行情不好,陳梅之前的養殖模式一直是自繁自養,風險很大。離婚后,陳梅自己帶著兩個孩子生活,她更多考慮的是如何規避風險。
陳梅:2014年的時候,由于家庭的變故和行情的波動,讓我覺得不能再這么冒險了,覺得還是比較穩定的發展比較好一點,對我家庭對我自己。
2014年4月,陳梅找到遂寧市一家生豬養殖企業,提出合作意愿,想加入公司的養殖模式。這家公司提供種苗、飼料和疫苗,陳梅負責養殖,等到出欄的時候,公司按照統一價格回收銷售,陳梅能分得利潤的六成。
童其權:就是我們說的叫沒有風險,零風險。就是老百姓養豬賺多賺少的問題了,豬價好肯定他賺的更多,就像現在,豬價不好的情況下,他也能賺一百元,保底他一百元一頭豬。
采訪的這一天,陳梅跟人約好要談合同,她又要新租下一個養殖場,繼續擴大規模。
陳梅:這邊整個場地、規劃,我都比較喜歡比較滿意,大概可能先租個十年左右,簽這種,在這十年當中可能要樹立自己的一個品牌,我是這么想的。
現在,陳梅有了一份新的感情,她遇到了一個理解她懂她的男人。
陳梅:現在收獲了新的感情,他們相處的還挺好的,孩子們都特別親他。我現在特別享受特別滿意,特別滿足的這種感覺,這種平平淡淡的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貴的東西,我覺得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