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23歲的她初嘗人生苦果:家庭破碎,負債10萬,失落無助。糊里糊涂地開始創業,沒想到,園子里長著讓她年入千萬的寶貝。創業僅僅兩年,她做成當地很多人十幾年都沒做成的事。四川丹棱的盧婷,26歲女孩的財富故事與眾不同。
在四川省丹棱縣,每年3月中旬,有一種特殊的果子就進入了豐收季。有人叫它“丑八怪”,還有人給它起了個十分洋氣的名字,叫做“不知火”。它長得像橙子,也像長變形的橘子。
不知火收獲的旺季,采果子的人每一天都要至少采摘2000多斤的果子。
村民王平珍:采果隊的成員兩個:是為了賺錢,再辛苦的活也愿意干,你說是不是。
王澤容:比以前要賺得多,價格又高,價格又好。
很多人說,不知火賺到錢,要感謝的人就是盧婷。90后的她,靠著“不知火”,成了丹棱縣當地的紅人。短短兩年的時間,在沒有任何積蓄,沒有任何經驗,負債十萬元的情況下,賣出了千萬財富。撬動了當地一個十幾年都沒有發展起來的產業。
四川省丹棱縣不知火種植戶:感謝她把我們的果子,好果子賣上好價錢。
四川省丹棱縣不知火種植戶:我說過一句肺腑之言是什么?我說盧總,你給我們老百姓帶來很大的福音。現在我們的果子,有果子就是好事,這個地方我們主要是靠這個不知火,現在生活有點點滴滴的好轉。
盧婷的創業經歷讓當地很多人很振奮,兩年前盧婷還是人們眼中的失意者,大學剛畢業,就結婚、生子,然后就離婚,一天都沒工作過,還背上了10萬元的外債,生活都得靠父母救濟。
然而兩年時間,盧婷卻成為人生贏家,她自立自強,接連用幾個出人意料的辦法,用不值錢的果子賣出了超過千萬的財富,曾經賣不上價的“不知火”,身價也漲了十來倍,變成了大伙的“致富果”。
2013年12月,家里的橘子紅了,盧婷的天卻是灰色的,她剛剛結束了自己兩年短暫的婚姻,帶著2歲的兒子回到了父母家。
盧婷:我們離婚的時候還欠著帳,我欠了十多萬,他欠了十多萬,這樣離的婚。
大學一畢業,盧婷就結婚生子,沒有上過一天的班,離婚后,特別需要一份收入養活自己和2歲的孩子。
盧婷:根本是沒有計劃沒有規劃那種。我現在能給兒子什么,我就會去想,就覺得自己好像真的當媽媽挺失敗的那種。
可現實比想象的還殘忍,一連7個月,盧婷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家庭破碎,連兒子都養活不起,盧婷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悲劇。但她沒有想到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里,她竟然會靠當地不值錢的不知火發了財。
不知火屬于柑橘的一種,最早于2000年左右,從日本引入我國四川省種植。它容易剝皮,含糖量可以和荔枝相比,口感脆甜無渣。
盧婷:這個你肯定沒見過,像檸檬一樣,是不是覺得特別酸。
記者:對,這顏色不一樣,發黃,像檸檬一樣。
盧婷:你可以嘗一下。
記者:這個不酸嗎?看著很酸的樣子。
盧婷:不酸,你吃,特甜,甜。我們叫它脆脆不知火,因為它蠻脆的。
記者:它也是不知火?
盧婷:對。
在丹棱,不知火樹隨處可見。盧婷父母家的這片20畝的不知火,種植了十幾年,盧婷很少來,但她知道這些果子,并不值什么錢。一到10月,為了防蟲、防凍,就要給不知火像這樣套袋子,閑在家的盧婷就幫著一起做。
盧婷:一個一個套,每一個都要套,這一個袋子都得四、五分錢,加上人工,每一個袋子的成本也要一兩角錢了。
種植成本越來越高,精心伺候一年,不知火才能采收,辛苦種植的不知火,十幾年的價格都沒怎么變,種植戶都很無奈。
四川省丹棱縣不知火種植戶羅家全:家里面簡直爛的爛,壞的壞。賣不出去主要是原因是什么,就是銷售方面太差勁了。
四川省丹棱縣不知火種植戶羅加玉:當時這個東西就賣不上價,一元多、兩元錢(一斤),我都是嫁接了很多,又搞掉了。
盧婷:那時候價錢就是兩元多、一元多(一斤)都有過,你說能在這個上面掙多少錢,確實是掙不了的。
不知火怎么會賣得這么慘,盧婷很納悶。
一天,她用手機拍了幾張不知火的照片,發到了微信朋友圈,讓她驚訝的是,很多朋友都說沒見過“不知火”,更有的人說,不知火在外地要賣十幾元一斤,這么高的價格讓盧婷很驚訝,她想親眼去看看。
盧婷的母親劉群英:有一天晚上,她說媽媽我要出發啦,我說你到哪里去,她說我去了解下,去叫幾個老板回來一起合作還是怎么樣。她說我在網上查過了,哪個地方是大地方,哪個地方在批發水果。我說好,你自己去吧,你不要走丟了就行了,我說你去的話不要上當受騙就可以了。
可1個月后,女兒沒有等回來,幾個人卻找到了盧婷家。沒說幾句話,就提出要訂500萬元的不知火。500萬元這個數,把盧婷媽媽嚇了一跳。
盧婷的母親劉群英:當時肯定驚訝啦,當時給我打電話,婷婷給我打電話,北京有老板過來看不知火。那幾個人就直接開車到我家了,就是老板。
記者:婷婷還沒有回來。
盧婷的母親劉群英:當時盧婷還沒有回來。
500萬元的訂單,真就是女兒盧婷找回來的。可連工作經驗都沒有過的盧婷,是怎么辦到的呢?這還要從1個月前說起。
2013年11月,盧婷拿著母親給的1000多元錢,第一站來到了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一連呆了半個月,人生地不熟的她,見人就上前聊不知火。攤位老板,貨車司機,她都不放過。
盧婷:我沒抱著目的一定要成,但是我來了總得讓他們知道,我在做這個事,總得讓他們知道,有可能會找我。就跟他們嘮嘮嗑,說說話,他們也跟我講一講,他們之前了解到這個情況。
沒過多久,盧婷吸引到了一個人到注意。一天中午,一輛小轎車突然停到了盧婷面前,盧婷大著膽子上了車。他叫馬國水,就是開車接走盧婷的那個人。他在新發地市場做了十幾年水果生意,一年光是臍橙銷售額就超過2億元。
北京水果經銷商馬國水:其實是下面的人給我打電話,說有一個不知火,你要不要做,打電話溝通后,我就趕緊開車過來了。我說挺年輕的,剛開始感覺她也不是做生意的。她給我介紹了一下丹棱的不知火,我一聽就特別好。她說產地在什么價格、質量也比較好,量也不少,我們感覺這個小姑娘看起來也挺可信的,有一種善良的狀態。
在丹棱考察后,馬國水與盧婷簽下了一年500萬元,100萬斤的不知火的采購訂單。
當時北京的新發地市場上,并沒有人專做不知火的銷售。大部分人對不知火的產地等信息也是一知半解。這樣的情況,讓馬國水和盧婷都從其中看到了各自的機會。
北京水果經銷商馬國水:因為好東西,好吃好看,肯定會暢銷的,風險是有的,感覺不會太大,憑我們的經驗來說不會太大。
盧婷:因為不知火也叫丑八怪、丑橘,丑八怪、丑橘不一定是不知火,其實大家也是知道的,它只是一個形容詞。我的初衷就是說想把不知火這一塊做好,把品牌打響亮。
一點沒有工作經驗的自己,居然拿下了500萬元的訂單,盧婷很珍惜這個機會,她要把丹棱最好的不知火賣到北京去。
但500萬元的不知火訂單,光靠家里的20畝肯定不夠。在母親的幫助下,盧婷挑選了縣里1000多種植戶中,種得最好的二十戶合作。
可讓盧婷沒想到的是,想要把500萬元訂單的錢賺到手,實在太不容易,難題會一個接著一個。
2013年12月,種植戶們就找到了盧婷,要求來收果子,都說不能再等了。盧婷蒙了,因為距離不知火的成熟期還有3個月,怎么就要摘果子了呢?
四川省丹棱縣不知火種植戶卿和:就覺得有商家來買我的果子,沒成熟我也賣,只要你出錢,我覺得這個價位合適,我就賣給你,肯定早采的有,因為人們做這個生意,水果經銷商,如果按照原先傳統的方式,就是一早一晚賺錢,也就是最開頭最賺錢,最末端最賺錢,中途很是賠錢,大家搶個早。
盧婷不知道當地的采果習慣,種植戶為了更早賣個好價錢,往年都是從12月就開始采摘,而這時不知火的口感恰恰是最不好的時候。
盧婷清楚這不知火還沒成熟,一旦上市,肯定會砸了丹棱不知火的牌子,這樣的果子說什么也不能收。可是就憑她一人,想要改變農戶十幾年的習慣卻十分困難。一個小姑娘,沒人聽她這一套。
眼瞅著農戶把沒熟的不知火采下來,盧婷也只能干著急。可一次種植戶無意間的幾句話,讓細心的盧婷想到了辦法。
一天,盧婷聽到幾個種植戶在抱怨,經銷商留的定金太少了。
盧婷:她們就在那里反映,這些經銷商來交個500塊錢的定金,那500塊錢定金對他們來說也不算個事。但是到時候你不來采,500塊錢我拿著能干嗎,現在這個時代500塊錢又能干什么,然后我就把這個事情聽進去了。
四川省丹棱縣不知火種植戶:以前(定金)都是隨便下,沒有規范,下幾百塊錢,幾百塊錢,意思是我給你定了。這實際上是我們經銷商耍的一個手腕,對不對,假如市場行情好了,我找你果農買,市場價格一低,幾百塊錢定金我扔了不要了,扔的少,對這個事情抱著,他完全不吃虧的想法。所以很多時候是我們老百姓、果農吃了虧本。
盧婷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為了穩住農戶,她給每家每戶至少交1萬元的定金,是其他經銷商的20倍,這是以前當地都沒有人做過的。
盧婷:因為鮮果這一塊漲跌是正常的。你想我一家放一萬元,十家就是十萬元,然后有的多的我還不只放一萬元在那。確實沒辦法以當時定的價格來收了,我們交的這一萬塊錢定金我們直接不要了。下定金的時候下重一點,這樣的話第一讓人家看到我們的誠意,也讓人家看到我們的實力。
500萬元的訂單一分錢還沒到手,盧婷就先借了20萬元,砸重金讓農戶留果,這樣的條件讓農戶很難拒絕,也覺得盧婷這個女孩不簡單。
四川省丹棱縣不知火種植戶謝良超:做事利落,不是拖泥帶水的,我就喜歡這樣的人,跟她合作。像她這樣的人品、做事的風格前幾年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人。
四川省丹棱縣不知火種植戶趙擇如:我們幾個就開始準備搞好,我們就說來,不到時間我們就不采摘。
3個月后,盧婷順利賣出了100多萬斤的不知火。可很多人覺盧婷能帶回來500萬元的大訂單,完全是碰運氣。
但是,大伙很快就發現,盧婷這個小姑娘還真有本事,她又做成了一件別人認為很難做到的事,在丹棱當地第一個把不知火賣出13元一斤的價格,一年時間,銷售額增加了一倍多,超過了1000萬元。
四川省丹棱縣不知火種植戶郭華:她發展得快,能夠做得很好,能夠做起來,人家能夠看到她這種經營能力。
2015年10月,盧婷發現,有一伙人,他們來到丹棱,沖著不知火來,但考察之后,就都沒了消息。
他叫李梁豐,就是其中的一個。他的企業通過電商、微商平臺,一年銷售5千多噸的水果。2015年,他想增加不知火這個品種,來到丹棱考察后,卻發現當地不知火相關產業不完善,沒有專門做電商的供貨商,就連包裝發貨都沒人愿意做。
江蘇水果經銷商李梁豐:打包又需要七八十個、甚至上百個人。還要聯系紙箱廠,聯系運輸的車輛等等,這些東西我們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你很難去找,特別找這么多人就很難找,而這么多人怎么用心幫你干活,又很難找。
得知李梁豐的顧慮后,盧婷卻很高興。她向李梁豐保證,如果雙方合作,只要李梁豐能提供訂單,自己就可以組織人直接把不知火包裝好,快遞到客戶手中。
盧婷激動的開始準備第一次發貨。她白天和工人一起去果園采摘,40斤一箱的不知火,一天就搬上千斤。不知火一箱箱的發出,如果順利,這些果子的價格將比以前高出一倍,達到8元一斤。大伙都盼著這一天,可沒多久,意外就出現了,讓剛剛嘗到甜頭的盧婷措手不及。
江蘇水果經銷商李梁豐:出現了很多不合格的果子混進去,裝箱了,在箱子里悶了一下,它一下子就爛掉了。因為我們是保障36個小時從果園到客戶的手上,當到他手上的時候,他們打開一看里面果子是壞的。
客戶的口碑是李梁豐這樣的電商客戶最注重的,盧婷偏偏在這個地方出了差錯。可明明是親眼看著剛剛采摘包裝的果子,問題出現在哪呢?一天,盧婷在種植戶采摘的一個動作中,發現了問題。
盧婷:從這剪下來,就剪這么長,剪到這么長。
記者:采果到時候。
盧婷:嗯,第一的話,剪這么長有什么好處呢,我們農戶,比如說我,我一把可能能捏五六個,然后就不停地剪,一下拿很多,這樣剪就也特別快,結果后來發現真的是越長的話,這個地方容易把另外一顆果子戳壞,放在一起的時候容易戳壞。
問題就出現在農戶把果子剪下來的這一下子。過長的樹枝戳破了果實,導致腐爛。但是在采摘不知火的過程中,農戶都會故意把剪下來的枝條留的長一點。
四川省丹棱縣不知火種植戶:方便下樹,他是一剪刀就把它剪下來了。農戶嘛,想多賣錢嘛,把枝子剪了也都賣了。
這個一直存在的現象,提醒了盧婷,要想領先同行,自己就要在細節方面做到極致。盧婷不怕麻煩,她提出要求,采摘時,留下的樹枝長度不能超過3厘米,每棵果子上只能帶著2片葉子。雖然增加了自己的成本,但卻打動了客戶。
江蘇水果經銷商李梁豐:我們不單單做一個品種,我們做很多品種,所以說我們沒有太多的精力自己去跟果農收購、做這些東西。我們希望找到一家品控做得比較好,進行長期的合作,長期的合作這就像打仗一樣的,我的后勤輸送線得比較穩定,我在前面就可以沒有后顧之憂了。
江西水果經銷商陳旺生:我們不能辦的她能辦,我們能辦的她也幫我們。做生意很多細節的東西。好多事情會幫我們著想。
2015年盧婷成為了丹棱當地第一個,能為客戶提供選果、包裝、運輸等一條龍服務的供貨商,順利簽下了北京、湖北、湖南的電商客戶。采訪的時候,記者很好奇,究竟什么樣的不知火是最好吃的呢。
盧婷:這個第一我們看它的外形,外形要緊實一點的。
記者:緊的好啊,這不是皮松的好嗎?
盧婷:皮松的它有一點軟,如果在市場上太軟的容易是買到放來比較久的。
記者:我以為是越松越好呢,里面有空氣的比較好剝皮。
盧婷:它要緊實一點的更好,肉更緊實水分更足。我們以前不是覺得這個地方越凸頂,越凸的地方越好嗎,其實不是這樣的,它凸的太多的話,這個地方伸出去太多的話,下面挨著的地方是有空氣的,然后這個地方的果肉的話它可能水分會稍微少一點,這地方不要太高,有一點就行了。
2015年與她合作的農戶超過了100戶,全國其他地方也出現了很多不知火的品牌,丹棱的不知火如何從市場中突圍,盧婷有了一個想法。
盧婷:大家互相監督這樣,大家抱成一個拳頭,打出去才有力,如果自己單打獨斗,不團結的話,我們想把丹棱的橘橙做大是不太現實。
2015年底,在當地農業部門的支持下,盧婷牽頭成立了丹棱縣橘橙協會,16家企業加入協會。丹棱縣政府也十分重視不知火的發展,每年的3月都會專門舉辦不知火節,打造丹棱不知火的品牌,聚集人氣,提高農戶的產地意識和品牌意識。
丹棱縣人民政府縣長朱莉:除了不知火,我們還有青見、春見、愛緣、大雅一號。(丹棱桔橙)我們是申請了農業部的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我們的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11萬畝,今年的產值可以達到12億元。希望尤其我們丹棱出去的大學生都能像盧婷一樣返鄉創業,把家鄉最好的農產品賣出去,同時也成為自己增收致富的一條好的渠道。
2015年,盧婷的不知火最高賣出13元一斤。同時也開設了自己品牌的網店和微店,每年的3月到5月主要銷售“不知火”,其他時間銷售愛緣等橘橙。截止2016年3月,銷售額超過1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