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國際勞動節,天氣晴好,不冷不熱,最是適合闔家郊游。記者剛進入綦江區郭扶鎮農泉村10組的君宏生態農莊地界,就看到村里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好多城里人趁著這難得的假期、難得的好天氣來這里采摘游玩,一派熱鬧景象。讓很多人沒想到的是,走在他們身前的這位背著農糞、戴著眼鏡的村民,就是君宏農莊的負責人陸久軍,一名返鄉農民工。
1975年,陸久軍出生于綦江區郭扶鎮農泉村。位于綦江南部的郭扶鎮,距縣城25公里,面積174平方公里,其中森林就有10萬畝,生態環境好,空氣清晰,平均氣溫16-18℃,立體氣候明顯,很適合發展鄉村旅游。
1994年,陸久軍初中畢業后,經親戚介紹曾到浙江、陜西做過汽車維修、銷售等工作,奔波幾十年,收入卻總是捉襟見肘。2012年,陸久軍回家過春節時,了解到當地政府為開發鄉村旅游創造了很多有利條件,出臺了不少優惠政策,陸久軍就想,與其一年四季在外奔波又掙不了多少錢,不如回家發展避暑鄉村旅游。
說干就干!2013年,陸久軍開始著手修房子、流轉土地,準備建一個比較好的農家樂。忙了差不多一年,2014年7月,君宏生態農莊正式營業。因為環境優雅、誠信待客,特別是首創了高廟農家樂自助餐模式,吸引了不少城里人到農莊里游玩。有很多客人和他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不但介紹朋友來農莊,而且還通過QQ、微信等平臺宣傳,為農莊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新客人。
農家樂開起來了,如何讓農莊的菜品常吃常新呢?陸久軍又把眼光投向了村里的幾十畝耕地。他想通過土地流轉建農場,但缺乏資金又讓他差點止步,幸好這時綦江區就業局的農民工創業小額擔保貼息貸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拿到這筆錢,陸久軍欣喜萬分,立即做了前期的土地流轉、開荒、曬地等相關工作。
“我覺得開辦農莊,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陸久軍說,他的農莊擁有自己的果蔬園,所種植的果蔬都不使用化肥,而是從源頭上控制蔬菜病蟲害,保證真正不打農藥;還養殖土雞土鴨,用山泉水養魚,一方面保證農莊供應,一方面讓游客體驗農事活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了陸久軍的示范效應,如今發展鄉村旅游已成了郭扶鎮致富的主導產業,鎮上的農家樂已經從2014年陸久軍的1家發展到現在的30多家,郭扶鎮也成了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真富。”陸久軍說,每年夏天都有不少市民到農莊避暑,看到市民喜歡村民養殖和種植的土特產,經常大包小包往回買,他就帶領村民們引進新品種,提供技術示范和相關咨詢服務,發展種養業,規劃建設農產品實體示范園40畝,線上宣傳、線下體驗,優化電商模式,把優質的農產品賣得更遠。
“做事是暫時的,做人是永久的。”陸久軍說,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形勢下,有政府的大力扶持,他將攜手村民們一起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