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寬敞的塑料大棚,溫暖舒適的棚內溫度,操作有序的工人,堆放整齊的育苗菌袋……走進嵐縣飲馬池茂盛農業農產品專業合作社食用菌種植基地,井然有序的運作模式盡收眼底,令人耳目一新。該合作社于2014年12月份正式注冊,經過幾個月緊鑼密鼓地精心籌備,目前基地建設已初具規模。
該基地位于嵐縣北部界河口鎮樓坊坪村飲馬池腳下,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冬日冰雪覆蓋,氣候冷涼,與遼寧丹東香菇種植的氣候條件極其相似,嵐縣飲馬池茂盛農業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就是借鑒這種種植模式發展起來的。“當偶然了解到我們當地的氣候非常適宜反季節香菇的種植,而且農村原料、勞動力也充足,借助飲馬池旅游區有利的地理條件,我有信心把這個香菇產業做起來”該合作社負責人王天珍深有感觸地說道。萌生了這個創業念頭之后,王天珍說干就干,搭建起六個大型的塑料大棚,專門去遼寧選購成套的加工設備,聘請有經驗的技術人員,聯系河北中化、平泉,遼寧丹東等香菇種植基地進行交流學習,掌握了成熟的種植經驗。并于2015年3月份正式投入加工生產,目前香菇接種工作即將完成,預計2016年3月份第一批香菇就可以采摘了。
該合作社采用“合作社+農戶”的種植模式,實現產業化經營。據了解,這種反季節香菇種植勞動強度低,能夠充分利用農村年齡較大的村民、下崗人員等閑散勞動力,而農村又有大量的農作物、廢棄秸稈、廢木等食用菌種植原料,不僅改善了環境,而且變廢為寶。建成投產后,該基地全年可種植食用香菇120萬袋,一年可給農民帶來近百萬的收益。目前,合作社社員已發展到25戶,工人達50多人,農民增收指日可待。“往年秋收一過,老百姓基本都閑在家,沒一點兒收入,日子過得也緊巴,自從這個合作社成立,很多村民都來打工,活兒不累,一個月還能掙到1500元,心里甭提有多高興了!”一位在合作社打工的村民說到,喜悅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