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陽泉市將蔬菜產業作為陽泉農業的三大主導產業,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有力地促進了我市蔬菜產業的發展,達到了使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的效果。
但是,從全市轉型發展和實現蔬菜產業可持續做大做強的角度看,全市蔬菜產業整體規劃滯后。蔬菜產業作為農業的主導產業,產業鏈條還沒有形成,需要下大力氣加以推進。
高起點規劃。把蔬菜產業的發展列入我市國民經濟“十三五”規劃中重點予以推進。我市在“十二五”期間提出要把農業作為一大產業重點扶持,其中把水果產業、畜牧產業、中草藥產業、蔬菜產業、小雜糧生產和核桃列為重點。“十三五”規劃應進一步細化蔬菜產業發展的思路,拓展蔬菜發展的空間,使我市的蔬菜自給率進一步提高,延長蔬菜產業的生產鏈,實現蔬菜綠色生態發展和農村致富的目標。
出臺扶持政策。我市的蔬菜產業發展受自然條件的制約,生產成本較高。市、縣兩級政府應在優化土地整合、流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發展“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擴大蔬菜種植規模,提高土地產出率,引導農民從單一種植糧食向種植蔬菜轉變,調動農民種菜的熱情。
實施人才戰略。按照“近抓引進、中抓培訓、遠抓培養”的人才發展戰略,做好蔬菜種植人才的培養工作。三個農業縣區的30多個鄉鎮,還沒有配備專門的蔬菜農業技術人員,當務之急是補缺口。
完善服務體系。我市現有的市區西河灘批發市場,平定華通批發市場,盂縣城關秀水鎮批發市場,都是綜合農貿批發,占地規模、硬件設施、管理體制已無法適應蔬菜產業發展的需求。市縣兩級政府應通力合作,在交通便利、位置適當的地點,引進外資、社會力量合資、民營資本獨資等多種籌資模式建設,滿足全市蔬菜物流配送和市場需求。
加大科技引領。市縣兩級農業部門應加大蔬菜種植現代化的示范工作,及時給予農民技術支持,總結先進經驗和培養蔬菜種植先進技術示范戶,幫助蔬菜種植農戶掌握先進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樹立依靠科技推進發展蔬菜的理念,達到蔬菜種植的高產高效。
增強品牌意識。市縣兩級政府應投入足額資金完善蔬菜產品質量檢測體系,推行生產監管、市場準入和質量追溯制度,使全市居民消費放心、信得過,樹立陽泉蔬菜的品牌。對已注冊的蔬菜商標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擴大蔬菜品牌產品市場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