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記者來到永年縣萬畝拱棚生產基地,只見一個個蔬菜大棚整齊排列,一眼望不見邊。隨手打開一個大棚,一畦畦的茴香苗綠得可愛。
這只是我市蔬菜產業發展的冰山一角。
來自市農業部門的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市蔬菜產業步入發展快車道,已成為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加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其產值占種植業的一半以上。蔬菜產業由規模向高效、由低端向高端、由露地向設施轉變,規模化、集約化、設施化水平明顯提高。初步統計,2015年全市蔬菜播種面積達到290多萬畝,設施蔬菜面積達到190多萬畝,總產量1200多萬噸,實現產值260多億元。
做大做強“菜園子”
“我們的產業園被天津科潤黃瓜研究所確定為‘新品種試驗示范基地’,‘館青’牌黃瓜獲得全國金獎。依托產業園,將黃瓜大棚做成體驗式主題公園,建設黃瓜博物館、黃瓜大學、黃瓜研究所、黃瓜食府、黃瓜美容院等基礎設施以及藝術家部落、攝影基地等景點。既能讓農民學習最新的種植知識,又能讓游客實地參觀。去年舉辦的國慶七日游活動,參觀人數達到5萬人次。”談及正在打造的“鄉村風情、城市品質”的黃瓜小鎮,館陶縣翟莊村黨支部書記、興農蔬菜專業合作社董事長王維嶺侃侃而談,現在黃瓜主題公園正在建設當中,今年五一將全面開放,歡迎大家來參觀,嘗嘗黃瓜宴。
據介紹,翟莊村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種植黃瓜,從最初的幾戶人家二三十個大棚,到如今戶戶種大棚。翟莊村河北省蔬菜產業園占地960畝,種植品種以黃瓜為主,全部實現集約化育苗,使用了防蟲網、粘蟲板、防霧滴膜、高溫悶棚等生態栽培技術,引入物聯網技術,實現水肥一體化全覆蓋,建設了新型可移動塑料日光溫室和高標準玻璃智能連棟溫室。產業園黃瓜平均畝產2.3萬公斤,平均畝產值54324元,最高畝產達到3.18萬公斤,涌現了多個畝產值超過7萬元的典型戶。2014年,翟莊村榮獲“中國黃瓜之鄉”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