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徐英是養豬能手一點都不為過,因為她養豬六年來,從未失敗過。養豬伊始,她就認真學習飼養技術,降低了飼養成本,效益非常可觀;她還研究市場行情,科學增減肉豬存欄數量,確保科學養殖利于市場導勢。
今年41歲的徐英,是東豐縣猴石鎮文安村養豬專業戶。她從2008年開始養豬到現在,逐漸擴大飼養規模,已在當地小有名氣。
早在2008年春季,生豬市場正處低迷時期,一些養豬大戶縮減養豬規模,甚至有的養豬大戶,轉行發展其他產業了。徐英通過市場分析發現,養豬行情是有周期性的,當時生豬市場已經連續兩三年萎靡不振了,徐英預測,這個低迷周期很快就能過去了。于是,她下定決心,發展養豬業。她和家人商量后,拿出家里僅有的7000多元錢,購買回10多頭小豬崽,因陋就簡,用土坯壘砌豬舍,開始了養豬事業。
徐英過去也養過豬,只是為了過年宰肉吃或換幾個零花錢。過去她養豬也很簡單,每天喂三遍,豬吃飽了不餓就行。現在一下子就養了10頭,可沒那么簡單了。首先,是豬病防疫問題,其次是豬飼料科學搭配問題,還有豬舍溫濕度調解等等問題,這對徐英來說都是擺在面前的一系列難題。徐英是個不服輸的女人,她對自己總是充滿了自信。別人能做到的,她相信自己也一定能做到。于是,她買來一大堆有關科學養豬方面的書籍,一邊點燈熬油學習,一邊天天跑到鎮內幾家養豬大戶家里虛心請教,按照養豬書上的講解和養豬大戶的指導,徐英改變過去農家散養豬的做法,給豬打防疫針,干喂混合飼料,24小時給豬備足飲水,適時調節豬舍內溫濕度,每個步驟都按科學養豬要求進行,絕不含糊。
功夫不負有心人。僅四個月后,徐英飼養的10頭肥豬便出欄了。她一算賬,10頭豬,凈賺了2000多元。徐英和家人都樂得合不攏嘴。初試便成功,更加堅定了徐英的養豬信心。她又一次購進了30頭小豬,飼養4個月,正好趕上了春節前上市,又賣上了一個好價錢。30多頭大肥豬,去掉成本,凈收入10000多元。這一次肥豬出欄,給了徐英更大的啟發,算好生豬的出欄時間也很重要,趕到年節出欄,生豬就能賣到好價錢。
2009年,徐英擴大了養豬規模,建造了一棟先進的、半自動化的豬舍,年出欄肉豬200頭,純收入50000元。2010年,她養豬500頭,純收入10萬多元。
2011年,徐英又新建起了一棟現代化豬舍,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建筑面積400平方米,年出欄肉豬800頭以上。同時,為了降低養豬成本,她開始探索自繁自養,一次購進良種母豬10頭。她還購買了一臺運輸車,向外地銷售生豬,年純收入達15余萬元,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養豬能手”。
徐英靠養豬富了。一些也想養豬致富的村民紛紛向徐英求教養豬技術,徐英毫無保留地把致富經悉心傳授,而且還上門指導。在她的帶動和幫助下,本屯就有3戶農民相繼建起了豬舍,每戶年出欄肥豬均在200頭以上。截至日前,全村也已新發展養豬大戶10戶,養殖戶的生活條件也有了大大改觀,大家紛紛都向徐英伸出了大拇指。
信息來源:遼源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