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記者獲悉,近日,金華現代農業園區和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現場會在蘭溪召開。在現場會上,蘭溪漁業呈現出了諸多亮點,其中既生態又環保的池塘稻魚共生模式獲得了不少人的點贊。
蘭溪是浙江省內陸地區比較有特色的漁業大縣,該市有11萬畝養殖水面,年產量1.98萬噸,產值5.63億元。主要養殖品種有四大家魚、珍珠蚌、名優特和龜鱉等為主。近幾年,在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蘭溪漁業工作又邁向了一個新臺階。雅灘特色漁業精品園就是蘭溪新漁業發展的成果之一。
現在正是水稻陸續進入抽水、揚花、灌漿、成熟的階段,是水稻暴發蟲害的季節(如二化螟、稻飛虱等蟲害),也正是稻飛虱暴發的高峰階段。可在雅灘特色漁業精品園內,大家卻怎么也看不到稻飛虱在哪里,原來這里是稻魚(鱉)共生的水稻田。
雅灘特色漁業精品園初建于2012年10月,現列入浙江省第五批現代漁業園區創建點,為農業部第八批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該場集標準魚塘建設、新品種引進、稻魚養殖于一體。擁有以黃顙魚、翹嘴紅鲌、加州鱸魚、鴨嘴魚、青魚、姻脂魚等為主的名特優魚類養殖基地290畝,年產量203噸,年產值377萬元,年利潤113萬元,并積極探索示范推廣稻魚共生(輪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園區結合當前“五水共治”行動計劃,積極倡導“潔水養殖、漁業轉型促治水”企業經營理念,著力打造浙中西部地區優質水產品的供應基地、現代漁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先行區。
在參觀過程中,金華市委副書記、市長暨軍民饒有興趣地了解了園區建設規模、養殖品種、經濟效益等方面的情況,與蘭溪市陪同領導、水產專家和園區負責人進行了專業深入的交流。暨軍民對園區的建設表示肯定,特別是對蘭溪市池塘稻魚共生輪作模式示范基地建設給予高度關注,他認為在水產養殖池塘中推廣這一高效生態種養新技術,既能凈化養殖水質,吸收養殖水體中的多余的氮、磷等元素,又能提高養殖水產品的品質,同時還生產出不施農藥、不施化肥的優質稻米,非常值得推廣。
據了解,不僅是雅灘特色漁業精品園,稻魚共生模式在蘭溪多地得到了推廣。近兩年來,蘭溪實施養魚穩糧增收工程,去年就已成功推廣3000畝“稻魚共生”種養模式,進一步拓寬糧農致富途徑。
“別看這技術稀奇,但效益太明顯了。”嚴柏清是蘭溪最大的種糧大戶,種糧基地面積近1000畝,其中有500畝被他拿來做“稻魚共生”試驗。老嚴是蘭溪第一個吃“稻魚共生”螃蟹的人,可謂飽嘗了甜頭。
老嚴說,一般的大米每公斤賣4元,而“稻魚共生”長出來的大米每公斤可以賣到10元,真正的生態有機米。此外,混養田鯉、草魚、鰱鳙及泥鰍等,每畝產量有80公斤左右,“畝均增收2000元輕松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