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記者來到邢臺縣龍泉寺鄉滹沱村采訪致富能手馬路軍,身穿迷彩服的他正帶著幾個工人在山腳下修建新的儲水池。
“今年大棗已經全部采摘,收獲的4萬多斤大棗被山西的客商訂購一空,賣了20余萬元。”馬路軍帶記者來到儲藏室,拿出自家產的“紫冠大棗”給記者品嘗。這棗有雞蛋大小,口感脆甜。
“這是從國家農科院引進的新品種,深受市場歡迎。”馬路軍告訴記者,當地的婆棗每公斤能賣1元,他的“紫冠大棗”能賣到一公斤10元,還不愁銷路。
“除了好的品種,還要有好的管理,澆水、除蟲、嫁接、修樹……一項也少不得,一年到頭山上的活干不完。”馬路軍說,其中最大最難的一件事就是引水,為此他在山場建了3個大儲水池,打了兩口深水井,架了500多米電線,裝了5個水泵。現如今40多畝的山場全都成為了水澆地,結束了望天收。為了能把山里的大棗運出來,他又修了1公里土路。
“這五年,在山場的基礎設施建設上已經投了20多萬元。現在國家把山場長期承包給村民,有了這好政策,才敢往山場投錢。”馬路軍說,自己每天早晨5點鐘就已起床,在山場上一干就是十多個小時。一次工程趕進度,他在山上一住就是一個月。能吃苦才能致富,這是馬路軍的致富經。
看到馬路軍種棗發了財。不少附近的村民慕名前來參觀,表達了種植意愿。“鄉親們愿意種,我免費提供嫁接碼。”馬路軍說,有了規模咱才能做大做強。為此,他成立了紫冠果品專業合作社。他計劃把山場建成采摘園,在家門口辦起農家樂,帶著鄉親們一起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