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安徽省廬江縣郭河鎮“安徽天歌鵝業有限責任公司”,只見一群群灰色的朗德鵝在樹林下、池塘邊、田野里悠閑地覓食、嬉水。“這2000只鵝馬上就要進入填飼增肥養殖階段了。”公司董事長梁坤抓起一把青草向鵝群扔去,鵝群立即飛奔過來搶食。
為什么要填飼增肥,直接把鵝賣出去不是更省事嗎?
“我們養鵝不是為了出售活鵝,而是為了摘取鵝肝。”梁坤解釋。“這種鵝叫朗德鵝,原產于法國,羽毛灰褐色,是生產鵝肥肝的專用品種。”
梁坤以前在北京一家朗德鵝養殖場當場長,在工作中他不僅掌握了朗德鵝養殖技術,還對鵝肥肝的市場很了解。“2004年,鵝肝的市場缺口非常大,國內一年所產鵝肝不到200噸,但當時國內需求量約為600噸,銷售價都是生產廠家說了算,1公斤被賣到240元~260元。”
梁坤算了一筆賬,“一只鵝的養殖成本加在一起一共130多元,鵝體、鵝毛,能賣50元~60元,再加上肝能賣150元以上,一只鵝的利潤空間在50元~80元。”
2005年,梁坤投資300萬元在廬江縣郭河鎮成立鵝業公司,與農戶簽合同養殖朗德鵝。
“我們給養殖戶提供鵝苗、飼料,并保證每只鵝有10元~15元錢的利潤。”梁坤承諾,鵝苗、飼料先不收錢,在回收鵝時從銷售金中扣除,養殖技術和藥物均由公司免費提供。但梁坤要求養殖戶必須在水草豐盛的地方放養朗德鵝,給鵝定期喂精飼料,1只鵝重量不低于4公斤。
梁坤把鵝分批回收后要進行兩個星期的預飼,然后集中填飼,給朗德鵝喂開水浸泡過的三成熟的玉米,每只鵝每天至少填飼三次。填飼期滿后,進入純手工操作的屠宰環節。屠宰完的朗德鵝要在攝氏1度~5度的冷庫里預冷8小時,等肝達到一定硬度才能取肝。“填飼過的鵝肝應在1000克以上。”
梁坤與廬江縣有放養條件的5個鄉鎮農戶合作,目前養殖量達15萬只,有300多戶養殖戶參加了朗德鵝養殖。同時,生產加工的鵝肥肝品質比以前提高了,一年產量達110噸到120噸,能占全國產量的15%到20%,銷售收入接近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