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岱岳區把優化蔬菜產業結構作為促進菜農增收、農業增效的重點工作來抓,集中力量從產前、產中、產后三個階段抓好三個體系建設,對菜農進行全程技術指導和服務。目前全區蔬菜面積65萬畝,產量245萬畝,設施蔬菜面積40萬畝,設施大棚12萬座。培育出了良莊鎮南官莊村、祝陽鎮趙家汶村、范鎮戚臺子村等蔬菜高效種植專業村102個。創建蔬菜標準園30個,其中設施蔬菜標準園20個,露地蔬菜標準園10個。標準園內平均畝產量提高0.2萬公斤,畝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良好。
一、推進標準化生產。制定無公害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并進行示范推廣,制定適合岱岳區實際的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蔬菜標準園100%推行標準化生產。實行“統一品種、統一購藥、統一標準、統一檢測、統一標識、統一銷售的”六統一管理“,做到100﹪統防統治、100﹪測土配方施肥、100﹪產品訂單生產,所產蔬菜全部達到國家綠色蔬菜標準,優等商品菜達到85%。
二、構建科技推廣體系。近年來本著因地制宜、優質高效的原則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先后引進推廣了金彭西紅柿、千禧紅果、超群菠菜、津優35和泰山黃芽白菜等10多個新品種,重點推廣了蔬菜集約化育苗技術、土壤消毒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和秸稈反應堆等新技術,全區新品種普及率達到90%,新技術推廣率達100%,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提升技術服務水平。先后邀請山農大、市農科院、市農業局的有關專家,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重點內容舉辦培訓班。同時,通過趕科技大集、送科技下鄉等活動,發放農業科技明白紙7000余份,張貼農產品質量安全公告300余份,直接間接培訓農民1.2萬人次。基地農戶與周邊的村、戶廣泛開展結對幫扶活動,進一步提高了蔬菜標準化栽培技術的普及率和廣大菜農的科學種植水平。
四、強化特色品牌建設。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加大培植名牌企業、名牌產品力度,盡快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帶動全區蔬菜產業升級和發展方式的轉變。截至目前“三品”基地認證總面積達115.5萬畝,“三品”認證總數達到112個,注冊農產品商標370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7件,先后培育了“天綠蔬菜”、“徂徠黃金梨”、“泰山黃芽菜”、“心里美蘿卜”、“康王御櫻桃”等一批知名品牌。
五、加強“農超”對接力度。為擴大品牌影響力,積極組織園區業主和基地種植大戶進行“農超對接”、“農貿對接”、“農餐對接”,使一大批優質農產品直接進入超市。目前岱綠特蔬菜專業合作社在銀座、統一銀座等大型超市設立了無公害產品專柜;金井果蔬專業合作社,成功進入家樂福超市的全球采購平臺,成為家樂福在中國地區的大蒜、生姜主供應商。“百醇怡慧、岱綠特”等蔬菜品牌在銀座、大潤發獨占鰲頭,品牌效應得到不斷提升。
六、創新農村電商發展。積極推動以青青聯盟為代表的農產品電商營銷模式,加快電子商務在特色產業村和農產品流通領域的推廣應用,推動農產品和特色產業網上交易,促進農產品流通,緩解農產品“賣難”問題。引導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與電子商務平臺企業開展合作,實現化肥、農藥等農資的網上訂購和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