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李青陽:葡萄“達人”的勵志人生

   日期:2014-09-0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319    評論:0    
核心提示:  他是湖南富利園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策劃組織衡陽首屆白果黑葡萄文化節,使他種植的白果黑提名聲大震。而他這位葡萄
 
 
  他是湖南富利園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策劃組織衡陽首屆白果黑葡萄文化節,使他種植的“白果黑提”名聲大震。而他這位葡萄“達人”的人生經歷,堪稱一部勵志范本。
 
  如果用現代眼光來審視湖南富利園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青陽,他的人生屬于典型的“跨界”之路。
 
  開過大米加工廠,當過煤炭掘井工,做過摩托車經銷商,修過高速公路,有過客車、家具及飾品油漆工的經歷,還是當過幾千號人的臺資企業廠長及資產數千萬的貨車運輸公司總經理,但最終,他在農業領域找到了自我價值,用投資幾百畝生態葡萄基地,并策劃推出“衡陽首屆黑葡萄文化節”的方式,實踐著青春年少時懷而未現的夢想。
 
  縱觀他的人生經歷,從屢受挫折到現在小有成就,從小員工到董事長,用現在網絡流行語來說,是一次典型的“屌絲”逆襲。
 
  “是金子總會發光”、“陽光總在風雨后”、“即使失敗了100次也不要放棄,因為成功很可能就在101次”……這些勵志的名言,正是對李青陽人生的最佳詮釋。
 
  “黑葡萄文化節”火了
 
  掛著外地牌照的小轎車,一輛接一輛地駛入衡山縣白果鎮富利園葡萄基地。
 
  從今年7月中旬開始,這個名不見經傳的葡萄基地,一度成為休閑旅游的熱地,來自衡陽、株洲、湘潭甚至長沙的游客絡繹不絕,昔日安靜的山村,瞬間變得熱鬧起來。
 
  吸引游客到來的“主引力”,并非養眼的旅游景點,而是300畝生態“無籽黑提”。
 
  “無籽黑提”俗稱“黑葡萄”,無論是甜度還是營養價值都高于普通葡萄,但這還不是吸引游客到來的最主要原因,最有吸引力的,是“黑葡萄文化節”。
 
  相對于新疆等盛產葡萄的地方,衡陽的葡萄產業并沒有明顯的優勢,因此,敢提“黑葡萄文化節”,本身就是一條新聞。
 
  “黑葡萄文化節”的核心在于富利園葡萄基地的300多畝“無籽黑提”,在這里,游客們除了可以了解葡萄的科普知識外,還可以享受親手采摘的“無籽黑提”樂趣,體驗現實版的“QQ農場”,認養“無籽黑提”果樹等等。
 
  短短兩個多星期,“黑葡萄文化節”吸引了近1.5萬名游客前來體驗休閑農業的樂趣,凱迪拉克衡陽4S店甚至組織了一支超豪華的“凱迪拉克”自駕車隊前來采摘,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一位村民感嘆:“我們村第一次沒見到這么多人,這么多車。”
 
  在那段時間里,以“衡山白果黑葡萄文化節”為主題詞的相關新聞,也高密度見諸于報紙、網站及微信之中,尤其是一張“車輛排成長隊進入無籽黑提種植基地”的照片,在微信圈中廣為轉發,“白果黑葡萄”在不少市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個沒有什么名氣的葡萄基地,何以能夠辦出有影響力的“黑葡萄文化節”?這一切,離不開李青陽,湖南富利園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一個“屌絲”的“跨界”生涯
 
  每個人心中都有夢想。
 
  李青陽也不例外。
 
  出身在衡山縣貫塘鄉曉沖村的李青陽,父親是村支書,母親是教師,或許是受到父親的影響,他從小對農業特別有興趣,總夢想著自己有朝一日能夠成為帶領村民致富的“領路人”。
 
  1990年,他上高中時,偶然看到了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欄目報道了“郴州市宜章縣笠頭村村支書李常水利用柑橘栽培技術,帶領周邊村民致富”的故事,這則新聞報道令他熱血沸騰,他仿佛感覺自己也能帶領村民致富。于是,那年暑假,他瞞著家人,偷偷坐車去找李常水。
 
  那是李青陽第一次出遠門,花了兩天時間才到達目的地。他一大早首先坐車來到衡陽,然后坐火車到郴州,再坐汽車到宜章,最后坐拖拉機來到笠頭村,可謂風塵仆仆。
 
  “那時候我覺得笠頭村是世界上最遙遠的地方。”李青陽說。
 
  對于這個小伙子的冒昧到來,李常水驚訝之余很感動,當時有很多媒體記者在笠頭村采訪,但李常水還是擠出時間和他長談了幾個小時。
 
  李常水告訴他:“你有投身農業的想法很好,但你目前還是一個學生,搞現代農業一要技術,二要資金,三要市場意識,而你目前一個都不具備,所以,你當前最主要的任務是讀書。”
 
  從笠頭村回來,李青陽把夢想深深壓在了心底,開始悶頭讀書。
 
  但幾年之后,他并沒有如愿考上大學,他不愿再增加家里的負擔,于是游說父親在村里辦了一個大米加工作坊。
 
  當時運送大米的是一臺手扶拖拉機,李青陽個子比較瘦小,駕駛手扶拖拉機本身就很吃力,在鄉間小路上行駛難度就更大。
 
  “十多天內翻了四五次車,郁悶至極,”李青陽說,“大米加工作坊不適合我”。
 
  此時他的弟弟考上了大學,家里急需要錢,于是他把作坊關了,把加工設備和拖拉機變賣供弟弟讀書,而他則在一個親戚的介紹下,去了婁底一家煤礦,成為了一名掘井工。
 
  掘井是體力活,他個子小,這讓掘井班長有些瞧不起。倔強的李青陽不服氣,憋著一股勁發狠干活,不僅從未誤工,還常常超額完成任務。
 
  第一個月結束,他拿到了300元,這是他人生中第一份工資,并且,這份工資在當時并不算低。
 
  但他并沒有絲毫的喜悅,他知道,礦井不是他奮斗的世界。
 
  一年之后,李青陽選擇了離開,在親戚的介紹下,來到湘潭,成為一家私營客車廠的油漆工,專為湘潭客車廠做配套生產。
 
  油漆工既是技術活又是體力活,且工作環境較為惡劣,但李青陽沒有叫過一聲苦,數九寒冬,他的雙手磨成了一個個血泡,又被水凍得失去了知覺,但他依然咬牙在車間堅持工作。半年之后,李青陽成為了車間里的油漆工師傅,并接手承包整車的油漆業務,一個月能賺3000多元。
 
  當他認為人生開始出現轉機的時候,挫折再一次襲來,湘潭客車廠效益下滑,私營客車廠不得不撤離湘潭,李青陽又一次失業。
 
  此后,他還做過家具油漆工、開過摩托車經銷店,修過高速公路,但因為種種原因,事業都沒有大的起色。
 
  一次次“跨界”,換來一次次失敗,李青陽的人生之路迷霧重重。
 
  1998年,極度失意的他來到廣州,計劃開出租車創業,但最后也落空了。
 
  躺在月租金只有80元、連窗戶都沒有的簡陋小屋里,回想這幾年的坎坷經歷,李青陽的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他追問自己:“我的人生就這樣過下去了嗎?”
 
  從小員工到臺資企業廠長
 
  否極泰來。
 
  就在這一年,李青陽的人生開始出現逆轉。
 
  廣州花都一家名為“帥領飾品”的臺資企業招工,李青陽的表弟是這家企業倉管,經他表弟推薦進廠做烤漆工,這時,李青陽的客車及家具油漆經歷開始發揮作用,他順利被招錄進廠。
 
  “現在想起來,我覺得以前吃的苦就是為后面的事業做準備的。”李青陽笑著說。
 
  由于飾品烤漆與客車噴漆、家具上漆有相通之處,所以李青陽不但很快適應了這份工作,而且技術在部里頂尖,加上他工作勤奮,為人誠懇謙虛,部里上上下下都很喜歡他,不久,他就由普通員工升任班長。
 
  對于李青陽而言,升任班長不僅是待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信心的提振。
 
  一年以后,企業業務擴大,烤漆部擴展為300人的部門,他由于工作出色,成為烤漆部的主管。此后,他一路順風順水,從主管升任副經理、經理,2006年,他成為管理幾千人的廠長。
 
  回顧8年來在“帥領飾品”的工作經歷,李青陽覺得最重要的收獲,是學會了臺資企業絲絲入扣的管理,這為他事業的拓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2006年 5 月,他請假去懷化考駕照,偶然遇到了同村的一個同學兼發小,同學在懷化經營一家規模龐大的貨車運輸公司,但由于是家族企業,管理遇到了不少問題,很需要一個能力超強的高層管理人才。
 
  聽說他在臺資企業當廠長,同學于是熱情邀請他入股,共同經營企業。
 
  如果他接受邀請,意味著他就要放棄花都那份穩定收入,李青陽考慮再三,毅然決定放棄臺資企業廠長職務,與發小共同經營貨運公司。
 
  “在臺資企業,我只是一名打工仔,并且也沒有晉升副總和總經理的空間,但加入同學的企業,是在經營自己的事業,更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因此我才下定決心辭職。”李青陽說。
 
  后來的發展,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
 
  李青陽施展自己的才能,把同學的公司管理得緊緊有條,不僅做大做強了貨運公司,而且在五年之內,在懷化、長沙等地,連開了五家不同類型的公司。
 
  李青陽的事業,開始了質的飛躍。
 
  種植“無籽黑提”實踐農業夢想
 
  2010年10月,潭衡西高速公路開通。
 
  李青陽的家鄉就在高速公路附近,從白果收費站下高速就可以到達。
 
  他敏感地注意到,昔日交通閉塞的南岳后山,交通優勢開始顯現,因為白果鎮與衡陽、長沙、湘潭、株洲等市形成了“1小時交通圈”。
 
  此時,他內心珍藏多年的農業夢想和故鄉情結,重新被喚醒。
 
  “這么多年,我一直在留意有關農業的政策和資訊。”李青陽說,“現代生態農業將大有可為。我決定首先從種植‘無籽黑提’入手,因為白果的土壤和氣候很適合種植‘無籽黑提’,并且品質和價格都比普通葡萄和提子高,可以與周邊普通葡萄種植形成差異化發展。”
 
  李青陽還發現,白果20公里范圍內,分布有岳北農工會、唐群英故居、曾國藩故居等湖湘文化景點,因此,如果一個大型“無籽黑提”種植基地,結合周邊旅游資源,完全可以發展“現代農業觀光體驗游”,把“1小時交通圈”變成“1小時旅游圈”。
 
  想到就行動。他誠懇地向合伙人提出將離開公司投身現代農業,朋友提出各種誘人條件極力挽留,但李青陽看準了的事,依然義無反顧的開始新的創業。
 
  成立湖南富利園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辦理土地流轉手續,引進“無籽黑提”種苗……僅僅幾個月的時間,這些環節一一落實。
 
  從貨運公司到農業種植,這是兩個完全不搭界的領域,意味著李青陽又要從頭學起。
 
  為了讓自己由外行變成專家,李青陽戒掉了打牌的愛好,把時間用在了學習種植技術上,他一有空就蹲在地里,研究“無籽黑提”的種植技術,遇到問題,就打電話向專家請教,如果還解決不了,就開車把專家接過來,現場請教。
 
  三年時間一晃而過,李青陽也由“無籽黑提”種植的“門外漢”變成了“行家里手”, 300畝“無籽黑提”也進入豐產期。
 
  為了迅速打響白果“無籽黑提”的名氣,他策劃組織了衡陽首屆“黑葡萄文化節”,取得了不俗的效果,不少加盟他基地的村民在這次活動中共同收益,他的“無籽黑提”種植基地的示范效應迅速顯現,不斷有村民加入進來。
 
  李青陽告訴記者,他希望通過自有基地的示范帶頭作用,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利用現代農業技術發展黑提種植,帶動周邊農戶共同致富。走出一條農業與旅游同行、一產與三產并舉的創新之路,使白果黑葡萄文化節最終成為一個集觀光采摘、休閑垂釣、科學普及、吃住玩樂為一體的農業休閑旅游品牌。
 
  當年懷而未現的夢想,在李青陽的實踐下,正在逐步成為現實。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