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郭亮——扎根山鄉做農民致富的貼心人

   日期:2015-10-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6076    評論:0    
  薊縣孫各莊滿族鄉是以林果業發展為主的山區少數民族鄉。2006年,二十八歲的郭亮放棄中學政教處主任的職務,主動請纓來到滿族鄉成人文化技術學校任職。近十年來,他憑著對事業的忠誠和對山鄉人民的摯愛,扎根在這里,穿行于村落之間,全身心投入到以科技發展林果業的工作之中,把青春獻給了山區百姓。
 
 
  金秋時節是農民最忙碌的時候,在孫各莊滿族鄉有一個比果農更忙碌的人,他就是鄉成校校長郭亮。記者來到孫各莊成校時,郭亮剛剛從丈煙臺村的果園里查看板栗收獲情況后回來。郭亮說:“近期特別忙,正在聯系客商、聯系客戶,調研市場、做做預算,然后給老百姓做好宣傳,做好導向。”
 
  郭亮中等個頭,寸長的頭發,一身樸素的著裝,即便扎根山鄉多年,透過鼻梁上的一副眼鏡還是能看出幾分書卷氣。 2006年,郭亮剛從普教轉向成人教育時也是個門外漢。為給山鄉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務,他通過各種途徑參加與農業有關的培訓班,在單位也是拼了勁兒地學習農業、林果業、養殖業等專業知識。常常一學就到凌晨兩三點,早晨爬起來又要到田間果園親自去動手實踐。郭亮回憶說,那時候的成校缺少校舍和教學設備,一間幾平方米的辦公室既要用來辦公,又要當宿舍,有時候還要當庫房。在這樣的條件下,他經常是十天半月不回家一次。“山區比較封閉,老百姓的生產方式、思維方式比較滯后,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讓他們的腰包鼓起來、日子好起來,我覺得是我一個成校校長的重要職責。”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年努力,郭亮這個門外漢就磨練成了一名“專家型”青年成教工作者。這期間,他先后組織成立了“孫各莊滿族鄉果品產業協會”和“孫各莊滿族鄉旅游協會”。為加快全鄉產業結構調整和林果業的區域化栽培,他和其他教師一道,利用兩個月的時間深入到全鄉十三個行政村對山林果園面積、栽培品種、果樹管理水平、產量效益、水肥條件進行了調查摸底。孫各莊成校教師宋愛軍說:“校長帶著我們幾個教師,踏遍我們全鄉二十五個山頭,然后還有平地全部轉過來了,然后根據各村的土壤和水質條件又進行進一步的細化。”經過研究分析后,郭亮提出了“砂河兩岸發展優質速生核桃,優質土壤地塊發展紅提葡萄,緩坡發展板栗,溝谷發展磨盤柿子”四大果品區域化栽培的想法,并針對土地分布,水源條件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
 
  2008年9月在鄉政府的支持下,郭亮又牽頭組織全鄉三百六十三個核桃種植專業戶成立了薊縣第一家“天津市黃花山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引進“清香”、“遼河系”、“中林系”等六個核桃新品種,推廣應用《核桃綠皮芽接》等專業技術十項,并注冊了“孫各莊”牌商標,取得了綠色食品認證。幾年來,合作社經郭亮聯系銷售的商品核桃超過了五十萬公斤,并且價格每斤提高十多元,種植戶合計多收入一千多萬元。夏家林村果農張立忠說:“郭校沒來我們這之前,我們這核桃都是老品種,一畝地也就是二百斤吧,引進新產品、新技術之后一畝地四百斤吧,本身這新品種就貴,收入也就翻一番還得多呢!”
 
  孫各莊滿族鄉地處山區,經濟基礎薄弱。為了能最大限度地給果農增加收入,2012年,郭亮帶領北太平莊村兩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到北京懷柔考察栗蘑栽培這一林下經濟項目,到河北省遷西引進了栗蘑品種。北太平莊村村民董軍說:“栗蘑項目引進之后,原來是當一個副業,現在它已經就變成了一個主業,它的收入要遠遠高于核桃,讓老百姓取得了豐厚的回報,我們都感謝郭校給我們引進了一個好項目,這樣的好帶頭人越多越好。”
 
  郭亮干工作不但敢闖敢拼,而且做事嚴謹,精益求精。有一次,鄉里有百姓找到他說是中華壽桃滯銷了,讓他幫忙聯系一下銷路。郭亮二話沒說,帶上學校的兩名教師就奔了北京。教師杜常禮回憶說:“郭校長帶著我們到北京新發地市場給老百姓跑銷路,人家批發市場凌晨三點鐘就搞批發,在那住了三天三宿,睡就睡在那個貨架子上。這樣把銷路給跑來了,聯系了好幾個客戶,等回來以后我們郭校長胃病就犯了,一邊輸著液還一邊給老百姓打電話聯系采摘的業務呢!”
 
  郭亮把成人技術學校當家,把鄉里的每一名百姓都當成親人,可心里卻唯獨沒有自己和他的小家。郭亮的妻子孟振紅也是一名老師,每天工作都很繁忙,郭亮常年在成校忙碌,孩子和家務事全都交給妻子一個人打理。孟振紅說:“早晨五點多點兒就從家出去了,晚上十一點進家,沒有節假日,寒假、暑假沒有休過一天。孩子每天都看不到爸爸真的,當時我是很不理解,但是他說如果我有一份力、我有一份精神,我有一份勁頭,我想把孫各莊的果業發展起來,我想帶動老百姓致富。”
 
  郭亮總是耐心開導妻子,他也很愛家,也不是不愿意享受生活,只是不能把追求個人幸福作為人生的唯一目標。“你有能力就應該多為大伙做點兒好事,做點兒有意義的事。現在也經常教育孩子,現在的生活條件都好了,那你活著的目的不能就為了吃好的、穿好的呀,你做的貢獻是啥,你的價值是啥體現在哪呀,得能體現出價值來人活著。”
 
  有一次在幫著蜂農整理蜂箱的時候,郭亮被蜜蜂蜇了臉,他瞞著妻子一直沒有回家。三天后回到家里,妻子孟振紅看著眼前的丈夫不禁落淚了。“晚上我給他開門,哎呀這臉都腫得挺老高,都淤青了。然后我說疼吧,他說不要緊的,事后通過別人我才知道他都已經輸了三天液了,這還是消了腫之后他才回的家,感覺他特別辛苦,特別不易。”
 
  郭亮把妻子感動了,有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郭亮又可以放開手腳做他想做的事情了。現在,孫各莊滿族鄉每年三百萬斤的核桃不僅銷往京津冀等地,更遠銷寶島臺灣。今年年初,郭亮又組織鄉里百姓成立了蜜蜂養殖專業合作社,并且很快就將建起一座蜜蜂養殖園,同時他還多方聯系引進建設了核桃深加工項目。郭亮說:“我想就扎根山區不動搖了,我要把我們孫各莊滿族鄉的好的產品進行深加工,拉長農產品的產業鏈,進一步提高老百姓的收入。現在已經注冊了一個食品有限公司,準備生產核桃油,把這核桃油推向市場。”
 
  在多年的成教工作中,郭亮踏踏實實地鉆研業務知識,為群眾致富謀出路。他跟學校的老師講,農民每一次參加學習和培訓,必須要讓他們“一聽就懂,一學就會,一用就靈”。在郭亮的感染下,孫各莊成校的每一名老師都練就了過硬的教學本領和專業技能,并經常深入到田間果園,為滿族鄉及周邊鎮鄉的果農講解果樹管理措施及病蟲害防治辦法,農民都把他們當作“致富的貼心人”。
 
  2010年,孫各莊成校被評為“縣級科技工作先進集體”;郭亮榮獲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2013年被評為第八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 2014年榮獲年度“天津好人”榮譽稱號。面對榮譽和掌聲,郭亮淡然一笑,他覺得成績只能代表過去,許多工作還要等著他去做,新得征程才剛剛開始!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